
面对“非标”年报的频现,投资者该如何甄别应对的问题,申万宏源新三板首席分析师刘靖表示,并非所有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公司都不可投资。投资者应该意识到,不少早期企业风险高于成熟期企业。专业投资机构会根据创始团队、商业模式、行业竞争等多因素考量,财务指标只是考量的一方面。当然,“非标”审计意见有很多类型,如果企业存在拒绝合作,无法确保财务的真实性等较严重的问题,投资者应尽量避开。
“对于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企业应尽量回避,除非熟悉内情。”周运南指出,新三板投资者了解交易标的最基础的素材就是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公开转让说明书、财务报表、重大决策等相关事项。更深入了解标的,最好的办法还是尽调企业。但尽调存在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问题。建议投资者尽量选择熟悉的企业。
张东律师认为,对于挂牌企业确实存在信息披露违规的,投资者可以要求企业建立与股东沟通的有效渠道,对投资者质疑的事项进行及时、客观地澄清或者说明;对于企业被审计机构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企业,应当特别注意公司后续的经营情况和大股东、管理层情况。一旦确认企业或高管人员经营管理违法违规,可委托维权律师向企业、高管、主办券商及其他中介机构提起诉讼,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