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聚资本研究员张翔表示,板块的选择属于交易层面,主要用于调节阶段性个股持仓的估值容忍度。当热点板块出现时,会首先进行深度研究,判断热点板块出现的原因是基本面因素还是主题等因素,进而判断持续性和可参与度。若判断板块热度持续时间较长,可把握度较高,则将视情况适当放宽该板块的持仓和卖出估值容忍度。例如,今年以来医药板块行业景气度和市场认可度较高,在持仓时对医药板块的PE要求可以适度放宽一些,三四十倍的优质公司也可以配置。但对其他非市场热点的行业,估值要求会严格一些。热点板块的意义更多的是放大或提前兑现收益,不建议在没有深入研究下盲目参与热点板块。在经济预期较弱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与经济弱相关的、具备可持续增长空间的低估值行业。
“我们偏爱具有长期增长性的行业,比如内需型的养老、医疗等。偏周期和原材料的个股因为影响因素太多,股价波动太大,不容易把握。”前述私募基金经理表示,“虽然日本经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表现不佳,但是仍然出现了很多十倍乃至二十倍的大牛股。我们想把精力放在寻找这样的股票上。”
该私募基金经理还十分看重现金流的健康和未来三年高增长的确定性。他指出:“我们主要挣业绩的钱。只有一年业绩高增长的股票,估值中枢难以判断,如果三年以上的可持续高增长,估值大幅压缩的情况比较少见,就更容易把握。所以,我们选择的个股市值多在200亿元以上。”
风险应对更理性
面对今年以来市场频频出现的“黑天鹅”,某私募研究员表示年初时便根据今年的宏观策略判断,设定了一个相比去年有所降低的仓位。“不过,基于对A股前景的坚定看好,除非出现极端的市场风险或是风控要求,否则我们一直保持一半以上的仓位。”该研究员补充道。
市场调整时,如何抄底优质个股?张翔表示:“选股的原则是明确的,如行业前景好、盈利增速高且可持续、核心竞争力明显等,对公司的认知不应单纯因市场涨跌而改变。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判断个股的价值区域比预测大盘的底更有意义。如果个股基本面符合选股条件,在估值具有吸引力时便可介入,即使后期继续下跌,那也是继续加仓的机会。当然,抄底是建立在深入研究和对市场交易判断基础上的,并辅以适当的仓位管理。”
对于个股的突然下跌,张翔表示需分析下跌的具体原因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影响,并通过跟踪相关数据加以验证。如果公司的质地没有变化,是市场的调整或风格的切换而导致的错杀,反而是一个介入机会。例如,近期部分优质白马股由于市场估值容忍度下降而下跌,如果判断公司业绩仍处于爆发期,其未来的盈利上升是能够抵消市场估值下杀的。此外,一些个股由于市场风格的因素会把公司的价值提前演绎很多,股价涨幅过大,这时候则需要适度回避,降低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