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有色行业,已经披露年报的55家企业去年共计实现营业收入9939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亿元,同比增长168%。55家企业中,共计有46家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净利润增幅在100%以上的有27家,无一亏损。
除了上述行业外,2017年,水泥、化工等行业的净利润增速也较为显著。工信部数据显示,2017年石化化工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5万亿元,增长15.8%,为6年来最快增速;其中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9.10万亿元,增长13.8%。全年实现利润8313.6亿元,增长52.1%,为7年来最快增速;其中化工行业实现利润6072.4亿元,增长39.7%。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对记者表示,预计今年非金融类企业盈利能力的回升势头仍将延续,但是幅度可能会有所减缓。去年主要涉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PPI指数有一定的回升,拉动了上游产业继续改善,但这种改善应该是带有某种恢复性的。
新经济孕育新动能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种种迹象显示,2017年,除了传统行业的景气度回升之外,在A股上市公司中,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代表新经济的行业企业也正在逐渐壮大,孕育着新的动能。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汽协数据显示,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均接近80万辆,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产销增速同比提高2.1和0.3个百分点。在A股涉及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中,增速也十分靓丽。其中,刚刚通过IPO审核的宁德时代公布的数据显示,作为一家主营业务为动力电池系统的企业,该公司2015年、2016年及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7.03亿元、148.79亿元及199.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7.26%;净利润分别为9.51亿元、30.89亿元及42.8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2.39%。
在集成电路行业,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指引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推动下,中国半导体市场已成为全球增长引擎,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不少企业也开始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主营业务为闪存芯片及其衍生产品、微控制器产品研发、技术支持和销售的兆易创新年报显示,2017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125.26%。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封装与测试以及分立器件芯片设计、制造的长电科技年报显示,2017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2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