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角兽”大部分处在初创阶段,它们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瓶颈方面的问题,难免有一些“独角兽”对回归A股上市或未必都是怀的好意,其中不排除一些抱有像乐视网那样圈钱套现的不纯动机。
如果乐视网也可算是曾经的“独角兽”的话,那么,孙宏斌投资乐视网的失败,无疑再清晰不过地揭示了 “独角兽”投资的风险。这对于当前有可能过于一边倒的“独角兽”投资热,不啻不多不少地泼了一大瓢冷水。
想当初,尽管乐视网频频传出涉及资金债务风险的问题,孙宏斌却偏要来充当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侠。当然,凭着融创的实力,160多亿的投资应当算不了什么。不过,天算不如人算。按照孙宏斌后来的说法,他没想到的是,乐视网的资金困难,尤其是解决乐视网关联方交易的难度,显然为其始料所不及。乐视网披露的关联欠款余额达到75亿多,其中还不包括关联方对乐视影业高达17亿多的欠款。孙宏斌虽然有不忘初心,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但是,面对光靠投钱也不容易解决的困难,他最后还是不得不选择了“认赌服输”。
曾经担任过香港证监会主席、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的梁定邦在谈到 “独角兽”回归时指出, “独角兽”上市要考虑CDR交易成本。这是 “独角兽”的风险,更是投资者的风险。也就是说,投资者不能光是迷惑于 “独角兽”的表面光彩,不能不考虑的是自己会不会遭遇什么交易风险。孙宏斌先后向乐视网投入超过168.3亿元,在孙宏斌辞去董事长职务之后,融创2017年报计提了165.6亿元的乐视网相关损失。等于说,这次对乐视网的投资可以说是全军覆没,一败涂地。孙宏斌的这次走麦城,尽管对于财大气粗的融创来说也许还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一切至今还在憧憬于刚刚在A股市场开了一点门缝的 “独角兽”投资前景的投资者来说,却不啻惊堂鼓、醒耳钟。它比一切教条化的投资风险警示都更清楚地揭示了 “独角兽”投资的现实风险。
“独角兽”投资之所以有风险,首先是因为 “独角兽”企业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发展风险。 “独角兽”企业大部分处在初创阶段,即使有些已经较为成熟的企业,也无不存在成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正因为它们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瓶颈方面的问题,难免有一些 “独角兽”对回归A股上市或未必都是怀的好意,其中不排除一些抱有像乐视网那样圈钱套现的不纯动机。对此,不能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因为目前政府对于引进 “独角兽”的过于热情,就将什么都看成花好桃好。
其次,单纯以估值作为对 “独角兽”企业的评价标准是否恰当,也并不是没有疑问的。虽然从有利于鼓励高新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出发,我们并不主张过于拘泥于A股目前一成不变的盈利门槛,也不反对为不同股权结构的 “独角兽”企业上市单独开辟通道;但是,就拿现在已经成为 “毒角兽”的乐视网来说,当初通过上市、增发、抵押贷款等大肆圈钱的时候,它那出奇的一路无阻,不也是跟本应尽到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的过于热情和过于放纵分不开的吗?因此,如果“独角兽”上市这一过程过多地加入了政府拍板的因素,形成了政府背书的预期,则一旦投资者受了骗上了当,谁又能来对投资者负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