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以来,市场风格突发转变。2017年以大金融、大消费为主的所谓价值投资戛然停止,取而代之的是沉寂了近三年的创业板开始暴力上涨。
根据Choice数据统计,自2月9日以来,创业板指数涨幅已达到10.71%,88.89%个股出现上涨。在各大指数中表现最为亮眼。
但外界最关注的是,创业板的这种强势行情是否会持续?创业板已连续两日翻绿,接下来市场风格又是否会发生转变?对此,机构的观点已经开始分裂。
反弹还是趋势?
3月22日,各大指数全部飘绿。当日,上证指数盘中跌破3250点,随后企稳。截至收盘,沪指报收3263.48点,跌幅0.53%。深证成指下跌0.94%,上证50下跌0.95%。近期表现抢眼的创业板,盘中飘红后又开始震荡下跌,截至收盘1817.23点,下跌0.69%。
这已是创业板连续两日走低。此前自2月9日以来,创业板已经走出了一波持续向上的行情。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自2月9日以来,涨幅最大的为创业板指数,超过了10%,涨幅为10.71%。其间,上证指数上涨0.04%,深证成指上涨4.87%,上证50%下跌2.69%。
在此期间,创业板个股均有不错表现。自2月9日至3月22日期间,在720只创业板个股中,上涨个股数量达到了640只,占比88.89%。涨幅最高的为万兴科技。自2月9日以来,上涨幅度已达到128.51%。其次为合纵科技,涨幅92.25%。
下跌个股数量仅为43只,占比仅为5.97%。其中跌幅最大的为华仁药业,期间下跌幅度为50.25%,其次为山鼎设计,跌幅33.60%。跌幅超过10%的仅有11家。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从2月9日至3月22日期间,创业板个股涨幅在50%-100%的有14只,在30%-50%区间的有59只;20%-30%区间有117只;10%-20%区间有260只,190只个股的涨幅在0到10%之间。
在此期间,上证50的上涨个股比例仅有16%,中小板上涨个股比例为80.02%。创业板上涨个股占比则达到了88.89%。
“创业板目前来看处于反弹阶段,市场资金仍偏好基本面优良的公司,大白马蓝筹去年大涨后已失去估值优势,部分资金转移至体量较小的优良公司是非常有可能的。流动性偏紧和严监管下难迎来像2015年的大牛市。”辰阳投资总助潘怡昌向记者表示。
对于近期创业板表现强势的原因,巨泽投资董事长马澄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创业板经过三年的下跌,使得创业板的市盈率已接近历史最低估值水平,部分创蓝筹已具备了投资价值。
二是两会期间,高层不断吹风新经济,要求国内上市制度革新,以CDR模式迎接海外创新型中概股,这对国内以创业板为主要代表的新经济形成重大利好,进而刺激了创业板的快速反弹。
飞旋兄弟投资总经理陈旋则认为创业板走强原因在于注册制的延期、乐视网复牌后靴子的落地以及相对于漂亮50创业板指数整体估值偏低。
机构争议创业板
创业板走出的久违持续上涨是否可持续?对此,机构的阵营已经开始出现观点的分裂。部分人士认为创业板的这种行情不具可持续性。
飞旋兄弟投资总经理陈旋向记者表示,尽管创业板中的市值较大有业绩支撑的个股未来还是投资主线,但接下来市场风格应该还会继续回归大市值蓝筹股行情。
“创业板的上涨不代表是种趋势,现在看来属于反弹,持续上涨的因素并不确定,需待观察并谨慎操作。”陈旋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