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于3月3日、5日在北京召开,证监会系统将有10名代表委员出席今年的全国两会,在会上依法履职、建言献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也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步入2018年,我国资本市场将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抓好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风险和深化改革三大任务,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健康发展。
上证报两会报道组从出席会议的代表委员、市场人士及资深从业人士处了解到,资本市场在改革完善发行上市制度、提升对“四新”企业的服务水平,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优化完善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升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水平,强化监管、加大稽查执法力度等领域的改革,或将成为今年两会期间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
这些领域所涉及的改革举措,有一部分已经在研究论证或者推出过程中。
证监系统代表委员“亮相”全国两会
上证报两会报道组根据公开发布的本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名单梳理,来自证监会系统的代表委员共有10名,其中既包括现任和已卸任的证监会领导、职能部门及派出机构的负责人,也包括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业协会等会系统单位的有关负责人。
这10名代表委员中有全国人大代表6名,分别为:证监会原副主席刘新华、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兼会计部主任贾文勤、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湖北证监局局长李秉恒、辽宁证监局局长柳磊、中国证券业协会执行副会长欧阳昌琼。
全国政协委员4名,分别为: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证监会信息中心主任张野、广东证监局局长陈小澎。
昨日,在全国政协经济组委员驻地,上证报两会报道组对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和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进行了采访。
针对资本市场如何加大对“四新”企业服务力度的问题,姜洋表示,发行制度改革将继续推进,证监会将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支持“新经济”的发展。
资本市场五大改革看点引关注
加快建设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是“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一大“靶心”。瞄准这一靶心,资本市场在五个方面的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首先,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发行上市制度,提升对“四新”企业的服务水平。
积极拥抱新经济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今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资本市场加大对“四新”企业支持力度的工作一直在推进。2017年以来,上交所顺应经济转型升级趋势,实施了“新蓝筹”行动,以新经济、高技术等优质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培育优质上市资源,服务新一代BATJ企业发展成长。深交所则针对创业板发行上市等基础性制度供给存在难以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现状,着力推动创业板市场改革。
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新经济”水平的工作在近一阶段提速,这从近期的富士康IPO进程可见一斑。业内普遍预期,A股市场或将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对互联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四大行业的IPO融资给予更大支持,以更好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其次,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