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们测算,2018年至2020年,燃料消耗量积分充分转让后需要抵偿的燃料消耗量负积分约为95万分、147万分、250万分。结合新能源积分比例的要求,2019年、2020年所需的新能源积分为275万分、344万分。2018年至2020年,每年需要满足的新能源积分就是95万分、422万分、594万分,如按单车平均新能源车积分3分粗算,2018年至2020年双积分抵扣归零所需的新能源乘用车的产量约为32万辆、141万辆和198万辆。
国补政策优化短期增长可期
我们预计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将增长45%至60%达80万辆左右,新能源客车+专用车的销量仍然可维持20万辆左右的水平,从而带动全年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10万辆左右。受乘用车平均带电量增长影响,预计整体电池消费量仍有30%左右增长。
在国补退坡的同时,针对地补未来也可能有调整动作,新版政策明确从2018年起将地方购置补贴资金逐渐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环节。在限牌城市,牌照吸引力大于补贴吸引力,消费群体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补贴退坡对新能源乘用车需求影响不大。加之补贴退坡后或将此部分资金运用于充电桩建设等方面,进一步便利新能源汽车的实际使用,促进使用新能源汽车出行的意愿。
乘用车、专用车产销看涨
限牌城市挤出效应,乘用车需求稳定增长。受限牌城市挤出效应影响,牌照刚需带来的个人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目前新能源乘用车在个人消费者领域的推广,主要是受牌照红利驱动,销量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经济性优势联动政策支持,出租车电动化空间广阔。出租车市场是未来几年增长的重要细分领域,相对普通汽车,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更高,但是使用成本较低,且保养方式简便。出于政府对公共交通的鼓励,叠加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方向不变,出租车电动化是重要的政策引导方向,300公里至350公里以上车型将作为大型城市运营车辆替换的主力。
客车以行政采购为主,刚性需求成为销量稳定的重要因素。新能源客车以行政采购为主,用户对价格敏感度较低,预计在补贴退坡的背景下,未来依旧能够维持销量稳定。公交车电气化是大势所趋。“十三五”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车要达到20万辆,《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考核办法(试行)》也提出对地方新能源车公交推广效果进行考核的要求。
新能源专用车现有渗透率低,未来增长可期。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312.83亿件,比上年增长51.4%。电动物流车主要用于物流终端配送领域,随着终端单批配送量的增加和“禁摩限电”规定施行,考虑到电动物流车现有渗透率低,未来拥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双积分政策在供给侧的激励及新能源乘用车、客车、专用车不断增长的内在需求推动新能源汽车总量持续稳定增长。总体而言,2018年全年销量仍有望较快增长,全年有望实现110万辆产销量水平,相应带来电池消费量增长30%。2019年积分制开始执行,消费级新能源车型大量涌现,销量增速提升。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2018年至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可达110万辆、158.6万辆、233.2万辆。
钴:量价齐升供需偏紧带来高景气
需求方面:3C电池领域稳定增长及三元电池爆发,刺激上游钴需求高涨。经我们测算,2017年至2020年我国三元电池需求可达18.02 Gwh、29.59 Gwh、45.52 Gwh、70.48Gw,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作为三元正极的重要原料,钴的需求将持续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