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雳表示,加入WTO以来我国不仅仅在实体层面谋求与国际接轨,在资本市场领域也在不断寻求深化开放的机会,例如,银监会近期就对《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做出修改,不断履行着自己对外扩大开放的承诺。
另一方面,进一步放开市场,让更多的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的股权市场,将有助于化解目前实体经济领域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偏高的现状。此外,开放金融市场也将进一步提升国内资本市场的定价合理程度,有利于我们自身的长远发展。
“深化改革需要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特别是市场主体活力。扩大双向开放,能够以开放促改革,以学习促发展,以竞争提实力。”田利辉建议。
一是继续建设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坚持依法全面从严监管,打击违法违规,保护合法合规,为塑造良好市场生态提供法治保障;
二是尊重市场力量和遵循市场规律,让市场在优胜劣汰中获得活力;
三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培育世界一流的企业;
四是提升金融中介机构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投行;
五是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培育专业的本土资产管理机构;
六是扩大交易所改革开放,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进一步优化市场生态
“依法全面从严监管”是未来资本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在具体执行上,潘向东认为,一是可以继续加大处罚力度,增加相关机构和个人的违法违规成本;二是可以逐步变“检查式”监管为“常态化”监管,增加相关主体的违法违规难度,防止其存有侥幸心理;三是可以进一步发挥媒体和公众监督的重要作用,通过调动社会力量对监管机构优化市场生态的各项努力提供帮助和支持。
“回顾2017年,我们看到,全年证监会启动调查478件,新增立案案件312件,其中重大案件90件,同比增长一倍。全年办结立案案件335件,同比增长43%。”
陈雳说,目前监管在抑制投机炒作、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防范异常交易乃至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等各个层面均动作不断,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随着金融监管不断深化,未来监管层面还会在诸如穿透式监管等各个层面持续跟进,进一步引导金融业回归本源。
田利辉建议,全面从严监管和强化稽查执法需要借助科技手段,逐步开展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监管;在全面从严监管和强化稽查执法的同时,要加强市场参与者的教育和警示,逐步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