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机构观点 >> 正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明年国企和金融改革有望突破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7-12-18 9:18:05 点击数:
分享到:

今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稳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经济发展结构持续改善。

王军表示,明年结构调整将进一步得到深化,第三产业、服务业仍将快速发展,创新驱动将在微观领域得到更多的验证,新技术对旧动能相关领域的改造与提升日益加快,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将以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在积累着质变前夜的澎湃动力。

万博研究院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哲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产业转型方面,应该用改革的办法推动结构调整,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培育新供给、新动能,通过结构性改革推动要素从供给老化产业向新供给形成和扩展产业转移,进而为新经济的扩张提供条件,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重要内容。

王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实现;创新驱动战略是否成功,最终也要以能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衡量标准。

多领域改革继续深化

王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推动解决新时代基本矛盾,必须在国企、财税、金融、土地、住房等领域加快推动改革步伐。

即将过去的2017年国企改革如火如荼,央企重组加速,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公司制改革接近尾声。2018年国企混改有望加速落地并初见成效,一批标杆性改革案例将会大概率出现,并为后续改革提供可复制的经验范式。

程实表示,2018年,国企混改的落地将处于改革全局的中心位置,有望开启提速攻坚模式。国企混改有能力冲破利益藩篱、处置历史遗留负担。下一阶段唯有推动国企混改的实质性突破,重塑微观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传统经济的供给效率,稳定持续地降低企业杠杆水平和债务风险。国企混改的推进,亦将纾解要素市场和产业链条的结构性扭曲,为下游新经济的发展松绑减负。

另外,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也是明年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王军表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是住房制度的方向。政府应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运用法律、金融、土地、投资、货币化补贴、税收等多种手段,满足多层次的住房需求,充分保障“住有所居”。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以土地、住房的供给端改革,税收、信贷的配套政策改革,以及养老、医疗、教育等资源分配改革为着力点。同时继续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12月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确保打赢三大攻坚战。其中首要的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防范风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今年7月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把去杠杆作为主要任务,而主要手段则是“控总量”,也就是控制货币总量。近期央行发布的资管新规,其实就是对控总量收货币的具体落实,因为银行表外理财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是货币超发的重要来源。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