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市场新闻 >> 正文
央妈祭出"大招" 大型支付机构的日子不好过了?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7-8-28 8:44:27 点击数:
分享到:

8月4日,央行一纸文件将一直低调推进的网联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份题为《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要求:“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的相关准备工作”;“此后网联将组织开展接入工作,最终从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3a45e396dfed4bb9954c608a7070baf9_th.jpg

网联的酝酿其实由来已久,从2015年中央强化对互联网金融的合规监管以来,切断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直联模式,推动其回归支付本业,就是第三方支付监管的主基调和明确的方向。按照这个思路,在政策推动下,央行旗下的7家单位与38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共同出资20亿元筹建“网联清算有限公司”。在业务层面,2017年3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宣布非银支付机构网络清算平台(即“网联”)启动试运行,首批接入了四家商业银行以及财付通和网银在线两家支付机构;经过前期试运行之后,从2017年6月底开始正式启动业务切量。央行8月4日的文件则进一步明确了支付机构业务迁移的时间节点和要求。

一、网联成立的逻辑

网联的成立与我国第三方支付的迅猛发展有关。传统的支付体系为央行和商业银行主导的“结算+清算”二级体系,在其中,中国银联承担着银行卡相关业务的清算职能。但在第三方支付发展初期,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支付机构在多家银行开设备付金账户,通过与银行的“直连”来完成资金的跨行清算。基于这种清算模式,第三方支付逐渐形成了一套绕开央行、银行和银联的独立的清算体系,为央行金融监管、防范风险(如监测资金流向、实施反洗钱等)的工作增加了难度。此外,部分大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依托支付的入口功能,在未获得相关金融牌照的情况下衍生出现金存取、信贷融资、投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存在较大金融隐患。而且,由于部分支付机构事实上形成了对入口和数据信息的垄断,这些业务衍生又引发了市场关于不公平竞争以及数据信息安全的担忧。

在上述背景下,成立网联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切断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连,承担起非银支付机构的清算职能。在网联成立后,第三方支付机构将不再被允许直连银行(仅可选择一家银行开立备付金账户)、其原来所具备的变相清算的功能也将不复存在;而第三方机构之间的清算则通过连接网联,由网联来完成。此外,根据已有的计划,第三方支付机构未来还需将备付金全部上存网联,以解决备付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简言之,建设网联的根本,就是要将支付机构的定位回归到支付服务主体,剥离其清算职能,规范备付金管理,确保各类型市场参与主体平等竞争,并防范潜在风险。

二、网联成立的影响

网联的设立和运行使得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经营模式由原来的“三方模式(用户、支付机构、银行)”回归到“四方模式(用户、支付机构、网联、银行)”,对于所有的参与方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1、对支付机构的影响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