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我们在报告《还有什么是比龙头倒下更需要关注的?》中强调了一个问题:除了龙头的连续业绩暴雷以外,此前连续依靠外延保持高增速的创业板公司,其盈利下滑的风险反而更大。我们所统计的12-16年创业板公司全部200余次的业绩承诺中,15、16年业绩承诺已经结束的17家被收购标的,盈利增速全部转负,平均下滑40%-50%,而17年、18年、19年面临业绩承诺集中到期,三年分别有50、74、63个收购结束业绩承诺。因此,被收购标的在业绩承诺期结束后,业绩的下滑才是未来成长股的最大风险所在。
所以,创业板依靠外延保持盈利高增速的模式马上就要面临“还账”的阶段,盈利预期难以乐观。
最后落到短期策略上来,既然我们已经认清风格难以形成趋势性切换的本质,那么参与估值短期修复的反弹就需要格外重视风险的控制,因为估值修复的博弈过程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所以选股依旧需要重视基本面、重视内生增速。
从今天的反弹中就可以明确看到,所有剔除新股的创业板股票中,涨幅居前的股票,估值中位数相对更低、同时中报业绩预告中位数相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