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证券新闻 >> 正文
去年以来A股IPO企业达458家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7-6-19 8:00:27 点击数:
分享到:

在IPO步伐持续加快后,次新股也开始集体退烧,而且部分股票已经开始破发,这让市场更加关注次新股业绩表现。新快报记者发现,截至2017年6月16日,2016年以来已有458家新股上市,在A股3263只个股中占比已达14.04%。而从一季报数据来看,这458家公司有418家盈利。其余40家公司净利润虽出现下滑,但多与季节周期或回款滞后等因素相关。

市场人士认为,目前随着新股供给不断增加,资金分化下依靠题材热点选股已不再适合,次新股效应开始走弱,因此,选择次新股更要考虑业绩与行业情景等因素。

六成多一季度净利超千万

从地域分布来看,2016年以来上市的458家公司,广东以97家位居第一,其次是江苏75家和浙江73家。

这一地域特点与我国产业经济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广东、江苏与浙江等沿海省份的经济活力本身就高于中西部地区,再加上近年来的创业环境和政策孵化支持,自然更容易聚集大量上市企业。”中航证券深圳首席投 顾樊波对新快报记者指出,这同样可从二级市场中得到映射。“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次新股中的大牛股多是出自沿海地区。”

而从行业分布来看,包括机械设备、建筑材料、轻工制造、汽车与电气设备等行业在内,约有230家企业属于传统制造业范畴,占比约为50%。此外,生物与高新科技类行业,比如电子、通信、医药与计算机,共有132家,占比也接近30%。“不难看出,监管层想通过直接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广发证券广州分公司资深投 顾李建雄对新快报记者指出,这里的制造业是指“新兴制造业”。

从利润规模来看,次新股业绩表现整体良好。数据显示,在上述458家公司中,一季度有418家实现盈利,占比高达91.3%。其中,有301家企业净利润超千万,占比达66%。还有42家盈利过亿,如次新银行股的上海银行、江苏银行与杭州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分别高达38.80亿元、30.09亿元和13.10亿元。而化工行业的金能科技盈利2.1亿元,增速高达10826.4%。

从净利润增幅来看,458家企业中有347家企业同比上升,占比为75.8%。除了金能科技外,还有苏走科达、博天环境与鼎信通讯净利润增速分别高达3868.2%、2149.7%与1935.4%。

然而,市场更为关注业绩亏损的次新股公司。比如,在40家亏损企业中,思特奇以5729.93万元的亏损位居第一,随后是尚品宅配亏损4657.14万元,丝路视觉与科蓝软件亏损额也在2000万元以上。

同时,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公司有107家。其中,先进数通净利润亏损436.69万元,同比净利润下滑幅度高达3021.06%。

近一半业绩变脸公司存“季节性因素”

对于亏损,部分观点把原因归于IPO提速。中航证券深圳首席投 顾樊波对此并不认可,“企业亏损大致为季节性因素以及回款问题导致,和新股加速发行关系不大。”樊波认为,即使有部分次新股出现亏损,但不能掩盖大部分次新股盈利的事实,对亏损的过于放大,并不利于投资者个人投资选择。

比如,上述亏损的40家企业中,有19家属于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且亏损原因多为“季节性因素”所致。比如先进数通,该公司主业为金融软件开发,主要客户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对于亏损原因,该公司表示,“因用户采购计划存在招标采购、工程实施与验收等多个环节,经营业绩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此外,一季度亏损5729.93万元的思特奇也表示,由于客户的预算立项与采购招标多在一二季度,而合同签署与支付高峰期发生在第四季度,导致公司营业收入相对集中在第四季度。这在该公司2016年的数据也得到佐证,数据显示,该公司2016一季度虽然亏损6057.09万元,但全年却盈利5545.79万元。

选择次新股应回归成长性

随着IPO加速步伐持续,以及坚持新规等影响,次新股已然开始退烧。目前,新股上市后连续涨停天数已经大不如前,甚至次新股已开始破发。“新股加速导致供给增加,必然对市场估值起到稀释作用。而部分次新股的业绩变脸,包括上市环节的造假行为,也足见监管层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还不够重视。”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对新快报记者表示,新股加速的同时,配套的监管制度要及时跟上。其中,除了要防止权力寻租之外,关键要严格把控上市公司质量。

在选股上。“新股供给加大后,炒作资金容易分化,如果再抱着以往简单粗暴的选股方式,如跟热点、蹭概念,就很容易踩到地雷。但目前存量资金博弈格局下,公募基金与大机构持续在蓝筹上抱团外,个人资金出于流动性考虑,对中小题材会更青睐些,因此次新股依然有投资机会。”李建雄指出,次新股业绩下滑或是市场周期波动,或是国家产业政策影响所致。投资者更重要的,要把选股策略回归到个股成长性上来。

“次新股本质是成长性,代表了当下新兴产业。管理层在熊市中大量发行新股,其实也是对未来牛市的一种战略布局。”樊波认为,未来主流的超级牛股,必然是源于当下的次新股和即将上市的新股。

次新股的选股要回归到业绩基本面上来。李建雄指出,企业所在行业的前景也要考虑。“虽然公司目前业绩很好,但如果所处行业走下坡路,后续持续性也可能很差。如果两个条件都符合,不一定非要选龙头股,只要业绩不是偶然爆发,而具备温和持续成长性,都可作为选择对象。”

去年以来A股IPO企业达458家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