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盛宴背后的势力版图揭晓 最大的推手曝光
22日召开股东大会的贵州茅台,毫无悬念地成为近期A股市场最“吸睛”的个股。
从年初至今,贵州茅台的涨幅达到32%,个股总市值从4200亿元增长到22日收盘的5550亿元,净增值达到1350亿。
这样一个数千亿市值的“巨无霸”,仍然出现了过千亿的市值增加。无疑是今年A股价值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最重要投资机会。
无论是把握住了这个机会,还是错过了这个机会,贵州茅台都将是今年机构投资人盘点上半年投资历程时不能回避的问题。
于是,问题来了,不到半年时间内,逾千亿市值增长的茅台盛宴,究竟由谁分享?
内地机构“完美错过”
非常遗憾的是,从茅台上市以来,十多年重仓持有、斩获颇丰的内地机构投资者,近乎完美地错过了加仓大牛股的时点。
比如,公募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合计持有贵州茅台2305万股,相比年初的2201万股,仅仅增持了100万股。
所有公募基金的持股总数,大概只有同期港股通持股茅台的三成,比不过证金机构一家的持有总额。
当然,证金的投资过程也称不上完美,在一季度内,证金公司整体减持了茅台225万股左右。这些个股如果持有至今,能为证金公司多增值1.35亿元。
当然,最郁闷的还得数公募基金。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涉足茅台的重仓基金大约只有255只,这些基金户均持有贵州茅台不足10万股,以当时候的平均持股市值论,不足4000万元。所有公募基金持有贵州茅台价值89亿元,不足公募基金总持股量的1%。也不足贵州茅台市值的3%。
外资机构“当家作主”
与公募基金不同,QFII+借道沪股通入场的境外资金,成为了贵州茅台背后的“最大赢家”。同时,他们也成为了贵州茅台如今的“最大金主”。
根据港交所数据,截至5月20日,沪股通资金持有贵州茅台7274万股,占贵州茅台总股本的6.3%。是贵州茅台除国有控股股东外的第一大流通股东。
境外资金不仅有持股量,同时也牢牢掌握了茅台二级市场的“话语权”。
来自港交所的数据,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境外资金的进出几乎主导了“贵州茅台”的走势。
5月19日,贵州茅台大涨2.63%,拉出了过去一个月内的第八根中阳线。同期,沪股通资金买入贵州茅台1.036亿元,卖出0.83亿元,净增持2000万元。
5月16日,贵州茅台大涨2.52%。沪股通资金当日买入茅台4.04亿元,卖出0.31亿元,净增持3.72亿元。当日每成交100股茅台,就有20股被沪股通资金收入囊中。
再往前数,5月15日,4月25日等茅台大涨的日子,都有沪股通的增持身影出现。
甚至4月21日,贵州茅台砸出年内最大跌幅背后也是境外资金的身影。数据显示,4月21日,境外资金一改往日增持风范,大局卖出3.8亿元,日减持2.73亿元,一手锻造了贵州茅台当日的最大调整。
贵州茅台近期走势图
总体来看,境外资金已经主导了贵州茅台的盘面和定价权。
贵州茅台的“势力版图”
仔细观察,贵州茅台的持股格局已经迥然于大部分内地上市公司。最新公布的一季报就是最好证据。
最新公布的茅台前十大流通股东已经俨然分化成了四个集团。
其一是,国有控股股东茅台集团和关联机构茅台酒厂技术开发公司外,他们持有最多流通股,但在茅台日常成交上则少有显山露水。
除此以外,代表外资的沪股通账户和QFII机构占据了4席,持股近1亿股,为第一大专业投资群体。
其三,代表国家稳定力量的证金公司和中央汇金公司合计两席,持股逾越3600万股。也牢牢把握一部分市场话语权。
相对而言,长线的内地保险资金只能算“有少许话语权”。数据显示,社保组合持股占一席,持股512万股。泰康人寿的分红险账户占一席,持股505万股。
至于,场内规模巨大的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自营账户,则没有机构跻身茅台前十大股东。
也就是说,在茅台的公司市场话语权方面,内地职业的基金和券商,已经彻底旁落。
而由于贵州茅台的价格已经非常高,个股流通性日益下降。可以预见,未来不短的日子里,内地职业机构也仍然无法染指贵州茅台的市场定价问题。
优质股定价权向国际机构让渡
事实上,类似境外资金与内地长线资金“共舞”的股权结构,在不少被市场视为“蓝筹”的优质公司中普遍存在。
中国平安,长期在沪股通成交最活跃个股的冠亚军位次出没。目前,中国平安主要的流通股掌握在境外资金、证金汇金和保险公司以及控股股东手里。
格力电器的流通股则集中在国有控股机构、保险资金、境外资金手里。海康威视、中国人寿等个股也莫不如此。
与此同时,内地专业投资者的持股排名,在上述个股的大股东名单中大幅外移。这从侧面反映出了新的市场环境下,内外资机构实力和影响力的“此消彼长”。
一些资深的投资经理认为,中国A股可能正在经历一轮新的“投资者结构”的重构。而这个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于市场份额突出、竞争力强但成长性稍缺的蓝筹股“定价权”的争夺。
从目前看,这些蓝筹股的定价权正在“外移”。蓝筹股的定价标准趋向“国际化”、“海外化”似乎是已经成为一种隐约的趋势。而这对整个A股市场的定价体系的影响则有待观察。
A股再上演“一九现象” 蓝筹股泡沫其实也很严重
周一,A股市场再度上演“一九现象”,除极少数蓝筹股和新股处于上涨状态,其余绝大多数个股继续破位下跌。由于保险、银行类个股走势很牛,“大象起舞”加剧了存量资金向蓝筹股聚集的避险效应,众多中小盘股尤其是次新股纷纷暴跌。二级市场上,除了极少数因持有茅台等白马股而受益的“价值投资”派人士一片欢呼,其余市场参与者大多损失惨重,有知名学者对目前的A股监管政策提出批评。
沪指震荡下挫深成指四连跌次新股领跌保险股逆市走强
沪指周一延续萎靡表现低开低走,最终收跌0.48%结束一天交易,收报3075.68点;深成指也是震荡收跌0.72%,收报9899.64点,日K线遭遇“四连跌”。市场成交量依然低迷,两市合计成交3870亿元。行业板块呈现普跌态势,次新股领跌,近30只次新股跌停;而保险股则逆市走强,中国平安(601318)创出年内新高。
本周,业内分析师们对通道业务新规、金融监管、白马抱团、创业板、漂亮50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风险偏好有所回暖,但市场处于磨底阶段、短期底部或进一步夯实,等待缩量整固结束信号的出现。
海通证券(600837)荀玉根团队指出:市场中期震荡市格局未变,主要矛盾是结构。震荡市的年份通常有两波机会,需要时间熬过资金紧张期,等待业绩公告期的数据扭转预期。盈利与估值匹配度是结构差异的核心,持有消费和白马成长等一线龙头股,中期看好低估低配的金融。
神秘资金突袭护盘指数失真惨不忍睹
周一尾盘,神秘资金出手再次护盘,权重股集体拉升:诸如保险、银行、石油、钢铁等板块。个股方面,贵州茅台(600519)、海康威视(002415)、伊利股份(600887)、美的集团(000333)、青岛海尔(600690)等白马股走势坚挺。分析人士认为,资金流入上述板块避险,势必会影响存量资金在不同板块之间的分配,对小盘股、次新股形成踩踏。指数方面,沪深300上涨0.22%,上证50上涨0.8%就已经很说明问题。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跌停遍地长阴不止,但上证指数全天仅仅下跌不到15点,目前上证指数还维持在3000点上方。A股指数已经严重失真,护盘资金“粉饰太平”的行为,已经引起投资者强烈不满。有知名学者发表文章,对目前的新股发行节奏以及无序监管提出批评,引发广大中小投资者共鸣。
但斌打赌茅台2018涨到600 否则将捐款50万做慈善
周一,关于但斌与网友打赌的微博图片在网络广为传播,但斌与网友打赌,贵州茅台股价在2018年底如果不到600元/股,将捐50万元给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此次赌局的背景是广大网友质疑茅台及一众蓝筹股白马股股价存在泡沫,并预期这些坚挺的蓝筹股和白马股很快将出现补跌。
分析人士认为,关于蓝筹股和白马股的投资价值,其实不宜过于高估,但也不宜过于看空。目前屡创新高的一些个股,其业绩确实很好,多年来经受了市场的长期检验,期望这些股补跌是正常的,但要暴跌就很难了。但对于金融股特别是银行股,目前分歧很大,主要是大家对于银行资产质量和不良资产比例的担忧。也有基金经理认为,越是在市场恐慌的时候,价值投资的机会就慢慢降临了,目前,恐慌发生在中小盘股领域,其中的一些真正被错杀的成长股,已经迎来长线布局的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