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目前京津冀三地的三家北斗卫星导航服务商已经签署了合作协议。“未来,按照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接入模式,三地的北斗平台将会共同运营。”曹红杰介绍。
三地将形成错位竞争协同发展
京津冀三地地缘相近,但发展基础与区域特色不同,未来三地如何在北斗产业上实现分工协作?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鉴于众多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企业已在中关村形成相对聚集效果,未来将着力打造以中关村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形成企业孵化成长区、加速发展区和企业总部聚集区三大功能区,辐射周边地区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企业,形成京津冀整个产业集聚区的中心。
天津市将建立北斗导航产业基地、北斗战略新兴产业园区、北斗卫星导航数据中心等多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天津要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与京冀共同构建产业链条,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产业互动发展。”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主任李朝兴表示。
河北在卫星导航领域有一批一流企业和研究所,形成了以应用运营中心、工程技术中心、设备测试认证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为核心的“三中心一基地”发展格局,涵盖了卫星导航全产业链,产业规模已达到10亿元。龚晓峰表示:“河北有7500万人口,市场潜力巨大,我们会尽全力把这个行动方案落实下去。”
记者了解到,该行动方案实施后,三地将成立联合工作组,组建专家智库,共同制定京津冀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路线图,在政策制定、标准研究、科研攻关等方面统筹管理,同时建立重点项目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不久的将来,京津冀一定能够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的产业聚集区和创新示范先行区,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亮点、新名片。”张伯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