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今日延续震荡态势,尾盘走弱,最终小幅收跌0.52%结束一天交易,收报3230.03点,失守5日与10日均线。两市合计成交4866亿元,市场人气低迷,行业板块全线下挫。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广发证券:历史上“两会行情”大概率存在,会前更为显著
“两会行情”有没有?——历史经验表明,“两会行情”大概率存在,且会前更为显著,中小创业板平均涨幅更高。2005年以来,两会开幕前一个月内上证综指11次上涨仅有1年下跌,平均涨幅3.7%;中小板自2006年创立以来,两会开幕前一个月全都是上涨的,平均涨幅5.3%;创业板自2011年以来,两会开幕前一个月也有5次上涨仅1次下跌,平均涨幅7.8%。
“数据真空”叠加“政策期许”,是两会开幕前A股行情大概率存在的主要原因。1-2月传统行业受天气因素和春节影响生产活动趋弱,逐渐步入淡季,此时也是经济数据发布的真空期,参考性很低。而两会前夕投资者对政策预期开始发酵,每年两会的讨论热点都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改革议题,在国内基本面波澜不惊的背景下,政策环境往往因为两会召开的维稳需求而偏向正面,各类热点轮动带动市场活跃度,催生“两会行情”。医疗、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板块的主题投资氛围浓厚,是带动中小、创业板表现胜过大盘的重要原因。
17年的左侧的“两会行情”已基本兑现。17年2月上周综指上涨3%,中小板上涨4.6%,创业板上涨2.8%,印证了此前两会前一个月市场多上涨的规律。
而随着两会临近召开,股指波动的不确定性开始上升,两会开幕前5个交易日内大小盘指数震荡加剧,上涨概率不足50%。
两会召开期间,股指的表现无明显规律可循。2005年以来,上证综指和中小板在两会召开期间涨跌各半,股市没有明显的上涨动能。
长江证券:春季行情进入后半段 3月临拐点
长江证券发布3月策略报告认为,行情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在流动性边际收紧的背景下,经济与盈利能否持续超预期。对此,经济短期虽无忧,但未来进一步超预期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虽然经济的在上半年的实际情况大概率将好于前期市场的预期,但这样的乐观预计正在被春季躁动之中的市场逐步消化。未来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反应将逐步趋于钝化。同时,流动性边际收紧仍将持续。因此,目前春季躁动已经进入后半段,三月份后期开始,市场可能将面临“春季躁动”行情的拐点。
前期持有周期品,后期关注大金融。三月前期仍然可以继续持有周期品,包括煤炭、钢铁、有色、建筑等行业。但目前周期品已经包含了一定的乐观预期,在三月份旺季数据披露之后,周期品可能将面临阶段性调整的压力。随着行情的推进,三月后期开始应逐步减配周期行业,同时推荐增配估值吸引力不断上升的大金融板块(银行、券商、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