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两市高开,沪指涨0.07%报3242点,深成指涨0.1%报10338点,权重股拉升,一带一路概念回调,盘面上板块涨多跌少,造纸、地产、钢铁、银行、煤炭等板块涨幅靠前,物流、家电等少数板块下挫。
中国央行今日公开市场净投放600亿元,央行公开市场将进行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3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3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另外,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有400亿逆回购到期。
截至2月20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5217.9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8.15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3731.39亿元,增加10.09亿元;两市合计8949.36亿元,增加48.24亿元。
目前市场如果顶着背离压力继续维持强势,那么大盘蓝筹板块还是主角,这一群体会进入轮动上涨的格局,会将市场重心缓慢推高,也就是二八行情依然会持续,只是在这一群体出现整体休整的时候,中小创才会有机会动一动,中小创会是一种被动上涨的态势。那么接下来的操作也要跟着这个思路走,总体上还是看涨不追涨,要踏好板块轮动节奏,在大盘股和小盘股的配置上,可能还是以蓝筹品种偏重一些,虽然大多数情况它们涨得并不快,但稳健安全,不断小步向上,积累下来空间还是比较大。
在大盘节奏上,越靠近3256-3286,甚至3300关口区域,压力越大,随时会冲高回落,在看好大的反弹格局的前提下,中线底部仓位可以耐心持有,短线连续冲高品种还是以做波段为主,由于周一大盘再次进入长期趋势线之上,大家目前总体仓位不宜过低,应保持半仓左右,因为市场上升趋势一旦形成,轻仓或空仓的也面临踏空风险,就像周一,很多轻仓的投资者眼巴巴地等着大盘调整,结果它就是不下来,可能等你忍不住的时候,调整就会来了。
国金证券分析师李立峰表示,A股走强还受到三个内外因素的推动。外因是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向好,令全球风险偏好维持高位,如美股三大股指齐创历史新高,还有港股近期走势很好,如昨日盘中创6个月新高,这也有利于A股市场。
其次,李立峰认为目前临近全国两会,改革预期提升了风险偏好。从中央层面前期多次会议来看,深化改革将是今年经济工作重中之重,尤其是过剩产能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含混改)、农业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和区域经济与一带一路等四方面,为A股市场指明了投资机会。
李立峰分析,第三是经济和企业基本面偏暖有助于风险偏好提升。目前来看,供给端收缩等因素推升的国内经济数据仍处于回升周期,上游周期性行业业绩出现改善,且有向中游传导趋势。而货币政策延续中性,更多在于推动资金脱虚入实,尚未出现真正收紧迹象。
市场分析指出,沪港通、深港通北上资金对A股嗅觉较为敏锐。其中,开通时间更久的沪港通历史数据显示,每当沪股通呈现连续净买入的时候,往往是A股短期反弹开启的重要信息。
随着A股的回暖,北上资金已悄然布局。沪港通方面,1月26日以来,沪股通连续13个交易日呈现资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147.04亿元。期间,有8个交易日净流入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2月6日单日净流入金额居首,达到21.47亿元。深港通方面,深股通自2016年12月5日开通以来一直处于净流入状态。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认为,近十年“两会”前普涨会后分化,“两会”期间则往往孕育会后热点主题,如13年传媒、14年区域政策、15年“互联网+”、16年新能源汽车。可从两个角度推测今年“两会”热点,分别是地方“两会”关键词和政协提案聚焦的热点。结合地方两会、民主党派的提案,以及相关主题的推进情况,我们将重点关注国企改革、“一带一路”、财税改革、医改、农业供给侧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