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市场新闻 >> 正文
央行三提利率引发“加息”大讨论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7-2-9 8:42:53 点击数:
分享到:

提高货币市场利率到底算不算加息?加息周期真的来了?在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春节前后上调了包括MLF(中期借贷便利)、SLF(常备借贷便利)以及逆回购等利率后,尽管金融市场未作出明显反应,但还是引发了市场对于“加息”的大讨论。

1月24日央行先是上调MLF利率10个基点,随后又在2月3日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上调了逆回购利率和SLF利率。三次提高货币市场利率后,从2月4日开始,央行连续四个交易日暂停了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连日来连发四文旗帜鲜明地指出,未来央行直接调整存贷款利率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转向调整公开市场政策利率为主,央行这次上调货币市场利率是新货币政策框架下的真加息,也不是变相加息。

而在国内外投行纷纷发文称上调货币市场利率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转紧、加息周期开启后,2月7日,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上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加息,即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而是市场决定的。随后,包括经济参考报在内的媒体也发文给加息说法降温。

央行上一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是在2011年7月,在央行上调货币政策利率后,今年会出现传统意义的加息吗?包括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等都预计,短期内加息的概率不大。

加息派:“是新货币政策框架下的真加息”

在一众经济学家中,最坚持认为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加息周期的当属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连日来,任泽平连续发布四篇报告(《加息,货币政策持续收紧》《我们正处于新一轮加息之中:路径及影响》《加息周期买什么?》和《上调利率不是加息?我们遇到了“假”加息?——兼谈对新货币政策框架的理解》)并认为,上调货币市场利率是真加息不是假加息,是新货币政策框架下的加息,也不是变相加息。

在其看来,央行自2016年2月29日降准之后,央行再没有明显的宽松措施,更多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补充流动性,从宽松转向中性;半年之后,2016年8月底,重启14天逆回购,随后又重启28天逆回购,加大MLF操作力度,锁短放长,拉长期限,提高资金成本,相当于隐性加息,标志着货币政策从中性转向偏紧;2017年1月央行正式上调MLF半年和一年期利率,标志着加息从隐性转向显性;2月3日,央行再次对逆回购和SLF利率上调,标志着短端和长端利率已经全面上调。

国泰君安则认为,利率走廊上下限的全面抬升代表“加息周期”的启动,而且在利率市场化和存贷款定价全面浮动之下,公开市场的“变相加息”已相当于存贷款利率加息。一方面,居民储蓄已进入理财化时代,货币利率走高,带动货基和理财利率上升,变相等于“存款加息”;另一方面,资金利率上升将带动票据、债券、同业等利率全面上行,同时宏观审慎监管强化将引发广义信用大幅收紧,影子银行全面退潮,融资“量紧价升”将滞后传导至银行贷款重定价利率上行,变相等于“贷款加息”。

央行:逆回购利率上行是市场决定的,货币政策需要更加中性,更加审慎

在上调逆回购利率等举动引发市场热议后,2月7日,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接受新华社专访,首度开腔称,逆回购中标利率上行是市场化招投标的结果,是在资金供求影响下随行就市的表现,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