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大盘分析 >> 正文
深港通首月运行平稳 百亿资金北上抢筹白马股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7-1-5 9:16:34 点击数:
分享到:

2017年1月4日,深港通正式启动已“满月”。数据统计显示,深港通的南、北向交易截至目前累计均获得资金净流入。从交易数据来看,资金北上意愿更为强烈。深股通首月获超过160亿元的净流入;以前十大活跃个股分析,此类资金更偏爱格力电器、五粮液等具有龙头地位的白马股。

对于“南冷北热”是否会持续,市场目前存在一定分歧。有分析师接受采访时称,深股通交易活跃主要受益于深市提供的稀缺标的,港股通或依然走弱。但也有观点强调,结合沪港通、深港通的数据整体来看,过去一个月资金整体仍以南下趋势为主;考虑到两地市场估值差和人民币贬值预期,港股市场仍有配置需求。

而作为深港通启动的更深层意义,沪、深、港三地共同大市场已全面运行。港交所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点评称,深港通首月运行顺畅。伴随沪港通和深港通的运行,两地市场的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已有更密切的沟通和协调,未来会继续丰富互联互通计划。

深港通首月运行平稳

2017年1月4日,深股通与港股通(深)当日均获得资金净流入。至此,深港通启动后的首月里,北向、南向交易均连续20个交易日实现资金净流入,并分别获得资金净流入164亿元人民币、72亿港元。从具体数据来看,资金北上的意愿更为强烈。

受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深港通开通后的表现与沪港通有较大差距。以启动首日的表现为例,深股通、港股通(深)首日已用额度占比分别为20.85%、8.51%;而沪股通开通首日时,上述两项数据分别为130%、17.68%。此外,以每日130亿额度来计算,目前深股通的使用率也多在10%以内。

“作为对沪港通的补充与完善,深港通引入的资金增量有限,难以重现2014年沪港通开通的资金热潮。”申万宏源港股策略资深高级分析师王海涛接受采访时强调,基于深市与沪市股票在交投活跃度、估值以及中小盘股比例上的差异,未来深港通、沪港通可能实现优势互补,但这一特点在短期内还未显现。

港交所方面在接受采访时总结称,深港通首月运行顺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内地机构投资者会选择港股通作为海外投资的渠道。”

港交所方面表示,自2015年内地基金公司获准使用港股通,如今其已经成为港股通投资者的重要一员。目前,保险资金也在获准参与港股通,香港交易所一直与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协议及主要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许多内地保险公司都对港股通表示出浓厚兴趣。

“这都显示了内地监管机构对沪、深港通作为内地资金境外资产配置重要渠道的信心。”港交所方面还称,两地市场监管机构及沪港两地交易所已有更密切的沟通和协调,未来还会丰富互联互通计划,并在适当的时候通知市场。

百亿资金北上抢筹白马股

南冷北热,是深港通运行首月所呈现的鲜明特点。尤其是在同期的沪股通有近百亿资金净流出之时,资金通过深股通北上的意愿仍很强烈。

“‘南冷北热’这个局面在市场预期之中。因为北上资金相对南下资金的可选择性更高。”王海涛接受采访时称,深港通此次为内地投资者新增102个港股投资标的,新增标的主要为恒生综合小型股,其余315只可交易的港股标的此前就可以利用沪港通进行投资。但另一方面,此次港股投资者则迎来881个新增标的,其中不乏具有行业龙头地位的优质白马股。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