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创业板冲高回落的走势,广州万隆认为存在部分主力资金逢反抽出逃的迹象。和信投顾也表示,总体来看2017年首日交易的开门红利于短期市场反弹,但主板与创业板的背离走势,预示着A股市场结构化风险与机会共振,从操作策略来看,建议短线投资者适量进行低吸高抛策略运作,稳健投资者则需密切观察量能指标与人气指标、基本面信号的变化。
另一方面,距离春节前仅剩17个交易日,投资者拿到“春节红包”的概率有多大呢?中证认为,元旦过后,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偿付压力缓解,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有望在1月第一周得到缓解,这也是昨日反弹的主因。回顾历史,除了政策收紧的年份,A股多数有春节行情,只是在节奏上早晚的差异,建议关注“涨价+改革”两条主线。
2017年A股能否走得更远?
新年首个交易日两市双双收红,尽管仅具象征意义,但依然不失为一个好彩头。同一日,12月财新制造业PMI数据表现好于预期和前值,也算是2016年不错的收尾。
回望去年全年,A股市场并无太多出彩的表现。从宏观层面来看,自股灾及熔断之后,各种因素叠加,A股远未复原,走势极为胶着。从微观层面来看,新股发行、险资举牌、控制权转让等资本动作贯穿全年,成为了年度焦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市场情绪。
因此,若对去年的A股进行盘点,大致包括熔断、王石、宝能、许家印、董明珠、IPO加速、打新等关键词,看似热闹非凡,投资者却未明显受益。展望2017年,如何更有尊严地参与A股投资并获得预期收益则是主要的考量因素。
研究机构及一众市场人士已经闻风而动,对2017年的A股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的预测,试图通过这样的预测窥得先机,不妨梳理一下。
第一,2017年的投资机会将明显多于2016年。持有此类观点的机构认为,2017年的A股机会将不再局限于险资举牌、控制权转让及打新,可能会多点开花。例如国企改革的实质性推进、经济复苏带来的整体博弈性机会等,大指数不一定就此走牛,但选股难度会适当降低。
其实,多数研究机构均在每年的年初声称当年投资机会多于往年,而在年末回顾盘点的时候却发现,很多预测都发生了较大的偏差,甚至是方向性的错误。A股的多变性决定了所有的预测以及该预测所基于的模型会随时发生变化,客观上令预测变得越来越难,直至沦为算命。
结合A股2016年全年走势及其他金融子市场的表现不难看出,相当一部分资金处于闲置和昏睡状态,在2017年,这些资金能否苏醒并大面积参与以A股为主的金融市场,是值得期待的。
第二,监管从严从紧会提升黑天鹅事件的频次。监管本身不以制造黑天鹅事件为目的,二者并无因果关系,但鉴于A股市场的特殊性,往往一轮从严从紧的监管过后,某个领域就会出现黑天鹅事件。
目前市场对刘氏监管风格已从初期的不适应到逐渐适应中,全面从严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是2017年的监管大方向。回顾2016年,监管层对险资重拳出击,多维度联合整治险资在A股市场的凌厉攻势,已在市场上深度发酵。新的一年,这样的雷霆监管是不可避免的,并且理论上会出现在任何可见领域,如打新是否存在操纵和内幕交易,控制权转让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抽屉交易,再融资是否存在变相套取现金等。
此处的逻辑是:市场对某些顽疾其实一直深恶痛绝,但容易陷入其中以致于成为参与者之一,侥幸心理较为严重,一旦监管升级,就容易酿成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