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半年开始提速的基础上,IPO审核速度在11月份进一步加速。今年下半年开始,证监会原本每月两次批文的节奏,在11月份开始变为每周批一次,即每月四次下发批文。这样的节奏也在12月份持续进行。
IPO提速加码,本周即将上会的10家企业刷新2016年以来的IPO周审核峰值。而另一厢,近期A股遭遇大幅调整,IPO提速扩容被指为元凶之一。在A股表现偏弱、次新股表现低迷与市场信心不足等因素倒逼之下,不断加快的IPO放行速度会否因此而放缓节奏,迎来调整的时间窗口?
回望今年的IPO放行节奏,今年下半年开始,IPO过会企业明显增加,截至目前,整个下半年共有186家企业获批,融资规模预计达1277亿元,均远超今年上半年的量。尤其是11月份开始,每月2批次增至4批次,若12月份持续此节奏,过会数量将与去年上半年相当。
有券商投行人士认为,实质上二级市场行情与IPO的发行并无必然关联,但若市场持续暴跌引发危机,不排除证监会为考虑市场情绪而可能放缓发行速度。
A股深调IPO提速
本周的10家企业上会再度创出峰值,“提速”无疑是今年下半年IPO发行的重点关键词。而当前A股市场正遭遇深度调整,这让IPO扩容再度牵动市场敏感的神经。
就在刚刚过去的12月12日,证监会公告显示,12月16日,将有10家企业的首发申请上会,其中主板3家,创业板7家。这意味着,IPO申请审核再度加速,一周审核10家达到今年以来IPO周审核数量的一大峰值。
审核加速的背后,意味着新股发行速度将随之加速。事实上,今年下半年开始,证监会核发IPO批文的数量以及节奏均较今年上半年有较大提速。
自去年11月份重启IPO发行,今年1月份开始IPO批文的下发也进入正常化。上半年之初,监管层的放行节奏稍为谨慎,保持了每月1~2次的批文下发节奏,每次放行的数量在7~9家之间,上半年总体有70家企业获批发行;每次放行的IPO融资规模均在100亿元以内,最低为26亿元,最高则为88亿元。
今年下半年开始,IPO获批的节奏则明显加快,7月份首次获批的企业就有13家,至此下半年每次的过会数量基本维持在13家上下。据统计,今年7月份至12月9日证监会核发IPO批文的数量每月分别为27家、26家、26家、28家、52家、27家,目前整体获批企业有186家;每个月的融资规模均在100亿元以上,总募资规模预计达1277亿元。获批家数超过上半年的两倍,预计募资规模则达到上半年的3倍左右。
在下半年开始提速的基础上,IPO审核速度在11月份进一步加速。今年下半年开始,证监会原本每月两次批文的节奏,在11月份开始变为每周批一次,即每月四次下发批文。这样的节奏也在12月份持续进行。
而11月份的过会企业数量与去年上半年第二季度IPO获批数量相当。在去年7月份IPO暂停之前,去年1月至6月份的过会企业数量分别为44家、0家、24家、55家、43家、52家,总共218家企业获准发行。若12月份后两周的发行节奏依旧不变,那么今年下半年的获批数量与去年上半年的获批数量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