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军工板块表现平平,充分的调整时间以及空间为板块反弹提供了充足动力。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部分军工股开始在资金推动下逐渐脱离底部震荡区域,部分资金开始逢低布局军工板块。在业内人士看来,军工行业重组整合一直是长期看点之一。目前各大军工集团整体资产证券化率依旧偏低,在军工集团提升资产证券化率背景下,军工重组题材依旧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1、中航工业:后续重组被看好
作为军工重组的先行者,早在2008年,一航和二航合并成为现在的中航工业集团,正式拉开了军工行业大重组时代的序幕。经过数年的整合,中航工业资产证券化率虽然处在几大军工集团之首,但未来还有很大整合空间。
可以看到,中航工业集团目前市场体量较大,集团下属拥有20家A股公司。在2004年之前,中航工业集团的资本运作以IPO和配股为主,2007年以后,中航工业集团的资本运作主要以定向增发注入资产的方式进行,且非常活跃。据业内人士统计,最近几年中航工业集团资本运作力度明显加大,2010年和2012年涉及金额均超过100亿,2013年超过300亿。过去20年,中航工业集团通过IPO融资82.1亿元,配股19.28亿元,定增631.26亿元,公开增发19.29亿元。通过定向增发注入资产成为中航工业集团资本运作的重要方式。
目前中航工业集团已经将下属业务板块先整合分类成24个直属业务板块,其中与航空生产、销售相关的板块主要有中航装备公司、中航飞机公司、中航直升机公司、中航发动机公司、中航电子公司、中航机电系统公司、中航通飞公司、中航商飞发动机公司等8个板块。从上市公司来看,中航工业部分上市公司对相关板块内的资产重组程度较高,而部分重组程度仍然偏低。从重组题材角度来看,中航工业集团存在资产注入预期的上市公司依旧值得投资者关注。
2、航天科工:证券资产化率有待提高
由于航天系目前是“小公司、大院所”的格局,上市公司民品居多,资产少。川财证券分析师宋红欣表示,如果将大院所注入,那么资产增厚会更明显,资本运作空间巨大。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不超过20%。
虽然航天科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偏低,但这也为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未来资产重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公开信息显示,航天科工集团现由总部、5个研究院、2个科研生产基地、11个公司制、股份制企业构成。
随着集团对相关产业调整完成,航天科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时机成熟。航天科工集团2014年党组一号文件指出,成立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深化改革调整的具体措施;加强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方案的研究等;在确保军品任务外,要确保智慧城市等民用产业重点项目取得显着进展;增强上市公司专业化发展能力等等。
其实可以看到,从2013年开始,航天通信、航天晨光等航天科工集团上市公司完成重组,航天科工资产证券化已开始明显提速。在业内人士看来,航天科工集团目前资产证券化率相对偏低,未来提升空间巨大,航天科工各院所的大量优质资产拥有极为光明的证券化前景。一旦集团军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将给市场带来十分巨大的想象空间。同时由于航天科工旗下上市公司数量较少,整合将相对集中,市场更容易把握投资机会。
3、兵器工业:重组需求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