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地方层面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示范项目开始步入密集发布期。《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各地财政部门PPP的相关负责人在北京参加了内部通报会,拿到了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名单,很快就会对外发布。第三批示范项目以增量项目为主,投资金额预计将达到万亿元。另一层面,地方的PPP示范推介项目也在同步密集推出。
2014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首批PPP示范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规模约1800亿元。2015年9月,财政部发布第二批206个示范项目,涉及投资金额6589亿元。今年6月,财政部等20个部门联合启动了第三批示范项目的申报。
财政部PPP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申报截止日即7月25日,财政部共收到各地申报项目107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2万亿元,涉及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
“与前两批相比,第三批申报方案质量明显更高,信息也都很完整。”此次被分在农林水利和环保组的评审专家、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第一批示范项目申报了两次,第一次基本上没有看上眼的,后来又补报才勉强评出30个项目。第二批省份积极性提高了,质量也提升了,但参差不齐。”
金永祥表示,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基本都是增量项目,而前两批存量项目的比重比较大,由此看来,第三批项目将会带动比较大的投资,对稳增长的意义也会比较大。第三批上报的项目涉及投资额超过2万亿元。有业内人士预计,最终通过审批的项目数约占申报项目的半数,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
另一层面,地方的PPP示范和推介项目也在同步密集推出。日前,成都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服务中心网站发布了成都市2016年第一批39个PPP推介项目,总投资1260.2亿元,涉及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水利、生态、旅游、医疗卫生及教育等领域。云南省财政厅近日也公布了第一批省级PPP示范项目,42个示范项目总投资达1907.22亿元,涉及交通、环保、水务、医疗、养老、教育、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8个领域。
“以奖代补”是目前我国财政支持PPP示范项目的主要举措。依照财政部去年底发布的《关于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以奖代补政策的通知》,对中央财政PPP示范项目中的新建项目,财政部将在项目完成采购确定社会资本合作方后,按照项目投资规模给予一定奖励。
其中,投资规模3亿元以下的项目奖励300万元,3亿元(含3亿元)至10亿元的项目奖励500万元,10亿元以上(含10亿元)的项目奖励800万元。奖励资金由财政部门统筹用于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各项财政支出,主要包括项目前期费用补助、运营补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