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这种情况,指望着房价跌、收入涨,从而可以轻松买房,无异于异想天开,能够降低收入保住饭碗已经不错了。日本90年代房地产崩盘后,银行和企业倒闭了一大批,普通人要么工作不保、要么薪酬常年不变甚至降薪,社会需求不振,经济上陷于通缩不能自拔,就是这样的道理。
总而言之,这样一笔拿房子、土地抵押贷款的借贷双方,都不会希望抵押物贬值的,这是政府、开放商、买房的人、银行的共同愿望,毕竟房子是他们的资产。
如果我们以物价来对应房价,那么它就会有一点点类似于经济学上的通货膨胀:暴涨、平缓上涨、下跌分别对应着恶性通胀、温和通胀以及通缩。
论危害,恶性通胀当然首当其冲,而物价持续下跌的通缩实际上比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胀危害大得多,低程度的通胀甚至被认为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经济增长时期的通胀,虽然钱在慢慢贬值,但是钱的总数量也还在增加,而通缩时期往往意味着市场萧条、产品降价、企业卖不动东西,你会发现赚不到新的钱了。
有的人认为价格跌了,大家就会买东西,但价格持续下跌的市场上,人们可能反而更加惜买,因为今天5块的面包明天只需要4块钱,今天2000块钱的电视机,明天可能会卖1500。有了这样的预期,除非是每天的日常必需品,否则大家都不会去买,因为有可能买了就是亏了。
对小巴这样的老百姓的角度而言,关心的才不是通胀通缩、房价涨跌哪个更加可怕,我们关心的是,如果通胀通缩、或者房价涨跌,怎么做才最有利于自己。
最后小巴很无奈地发现,其实房价涨,买房子很吃力,房价如果跌,按照上面的逻辑似乎买房子更加吃力。最好的方式,只有经济结构、楼市的表现处在一种温和的通胀中,房价平稳一点或者涨得慢一些,同时让自己的收入涨得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