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按揭、产能过剩行业等重点领域,工商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重点支持了居民自住及改善型住房消费需求,上半年末的不良率保持在0.43%的较低水平。而通过重组并购、国际产能合作等金融创新手段,积极支持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去杠杆,上半年末钢铁等5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6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0.34个百分点至2.44%,其中,钢铁行业不良率为0.78%。
创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为积极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工行进一步完善信贷增量与存量全流量管理和信贷与非信贷一体化服务,以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直接融资服务的发展帮助企业降成本、降杠杆。
上半年工行实际新投放信贷总量达1.8万亿元,其中新增5699亿元,存量贷款收回移位再贷1.2万亿元。主动适应公司金融业务脱媒趋势,债券承销、资产交易、金融租赁、委托贷款等非信贷融资发生额7137亿元,是同期公司类新增贷款的7倍。
资金投向方面,上半年工行向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发放项目贷款4874亿元,同比多发放799亿元。突出支持“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节能环保等领域的融资需求,把更多资金引向实体经济补短板、上水平的领域。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98万亿元,同比增加1782亿元,增幅9.9%,继续成为国内最大的小微企业贷款银行。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和消费升级,住房按揭、个人消费和信用卡透支贷款新增3425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46%。
国际化和综合化经营方面,工行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上半年新支持“走出去”项目39个、承贷金额201亿美元。遍布全球的412家境外机构中,123家境外机构分布在国家重点战略“一带一路”沿线的18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机构总资产达到近3048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8.9%,实现拨备前利润折合人民币12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7%。
与此同时,工银瑞信、工银租赁、工银安盛等综合化子公司半年实现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11.3%。工银瑞信资产管理规模突破万亿大关,较年初增长14%。工银租赁资产规模和利润继续在同业中保持领先。而工银安盛积极推进期缴转型,保费收入262.75亿,同比增长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