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市场新闻 >> 正文
P2P网贷管理办法“靴子”落地:贷款限额杀伤力最大
作者:tangyuan 更新时间:2016-8-25 10:48:25 点击数:
分享到:

鉴于网贷行业跨地区经营且风险外溢性较大,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办法》中对于监管的分工也有调整。本着“双负责”的原则,明确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作为中央金融监管部门负责对网贷机构实施行为监管,具体包括制定统一的规范发展政策措施和监督管理制度,并负责网贷机构日常经营行为的监管。

李均锋表示,对网贷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管。就是对新型的机构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最主要的是对网贷机构的业务活动、经营管理活动、经营管理行为进行持续的、不间断的监管。主要方式包括产品登记、资金的第三方存款、信息披露、投资者的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而地方金融办作为明确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网贷机构实施机构监管,具体包括对本辖区网贷机构进行规范引导、备案管理和风险防范及处置工作。

李均锋也在会上坦言,网贷机构长期“缺监管、缺规则、缺门槛”,实际上《办法》就是要解决这个三缺的问题。总的原则,互联网金融或者说P2P网络借贷,不是哪家监管部门、哪个监管主体一家能包打天下的,必须实行一个协同的、共同的监管。

李均锋也透露,目前银监会正在抓紧制定网络借贷备案登记指引,网贷资金第三方存管指引,网贷机构信息和产品登记、披露指引等。希望能够在《办法》公布的不久,这些配套办法也能及时出台,为《办法》的落地、落实提供必要的保障。

至于网贷机构的备案和持牌有何不同,李均锋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备案登记和持牌许可管理是完全不同的两类机构管理的形式。持牌是一种准入管理、许可管理,有许多门槛、许多条件你才能进到这个门。备案管理是一种没有前提条件的、无条件的备案,如果设了很多条件叫二许可,就叫玻璃门、弹簧门。本次采取的备案登记,就是按照简政放权的思路来进行的,主要解决网贷机构资料的齐全性,而不是门槛的高低。”

在《办法》中也重申,“备案登记不构成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经营能力、合规程度、资信状况的认可和评价”。

  网贷监管细则正式发布:网贷机构不得吸收公众存款

为促进网络借贷(以下简称“网贷”)行业健康发展,引导其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三农”、创新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本着维护互联网金融稳定、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互联网金融效率三大监管目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和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研究起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并定向征求了31个省(区、市)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国家有关部委及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意见,对各方意见进行充分吸收考虑,修改完善。《办法》已报国务院同意,现以四部委规章形式发布实施。《办法》共有八章四十七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界定了网贷内涵,明确了适用范围及网贷活动基本原则,重申了从业机构作为信息中介的法律地位。网贷机构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为出借人和借款人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具有高效便捷、贴近客户需求、成本低等特点,在完善金融体系,弥补小微企业融资缺口、满足民间资本投资需求、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办法》规定,从事网贷业务,应当遵循依法、诚信、自愿、公平的原则,对出借人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以及合法的网贷业务和创新活动予以支持和保护。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