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健康管理业务相配合,今年2月,九州通下属全资子公司好药师大药房试点开展武汉市中心医院门诊药房部分药品的远程销售配送业务,并准予好药师在互联网上结算费用。
今年7月,九州通再度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签订协议,在供应链服务平台和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开展合作,共同打造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以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降低医药费用及医疗机构使用药品和耗材成本。
“根据当时的公告内容,九州通可借此为合作医院配送耗材,还可参与医院处方外流后的各类配送业务。”全铭说,而结合公司自身打造的健康小屋,九州通可连接患者和医院,既能参与药品、耗材配送,同时,还可服务患者健康管理的各个领域,在未来的互联网医疗体系中,形成一个完整产业链条。
田超波解释,健康小屋即在连锁药房里开辟一块专门区域,用于患者首次就诊前的咨询、健康管理甚至分级诊疗和远程医疗等。九州通还计划通过设立健康小屋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搭建一个线上和线下同步互动平台,打通公司在互联网医疗的整体布局。
全铭也表示,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医药分开已是大势所趋,公司已经布点湖北、福建,并有望向其他省份复制,未来将推动C端整合,成为公司未来收入的重要增量。
类似的创新业务已极大改变了九州通的盈利能力。
公司刚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报告显示,期内,九州通实现营业收入297.86亿元、净利润3.14亿元,其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24.66%、24.35%和23.76%,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7.44%,较上年同期提升0.09个百分点。
“这个数据略超出市场预期。”全铭认为,目前,九州通的西药、中成药核心业务经营质量持续提升,医疗器械、中药材、中药饮片等毛利较高的战略业务占比上升,此外,好药师电子商务也已扭亏为盈,多项因素让公司业绩维持稳定。
具体来看,期内,九州通的医院纯销总收入87.62亿,同比增长33%,占总收入比重从27.6%提升至29.4%。医疗器械实现总收入22.56亿,同比增长49.35%,占总收入比重从6.32%提升至7.57%。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实现总收入13.19亿,同比增长49.15%,占总收入比重从3.70%上升至4.43%。北京好药师大药房B2C电子商务业务实现含税销售4.7亿元,同比增长136.99%;实现净利润479.0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这份业绩的背后则是当下医药市场仍未走出行业低迷周期。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药品市场终端销售总规模1.17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下滑5%。处方药作为市场销售主体,占比85%,销售同比增幅5.6%,增幅下滑5.4%,非处方药市场规模1742亿元,同比增长6%,增幅下滑3%。
“对比去年,今年医药企业的盈利状况略好,但大部分增速已放缓,九州通的增速相对稳定。”一位行业研究员指出,这也说明近些年来,九州通着力转型,并在多个业务领域进行多元化布局的效果逐步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