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独家观点 >> 正文
独家发布:8月8日股市重要新闻猛料点评(更新中)
作者:tangyuan 更新时间:2016-8-8 9:12:58 点击数:
分享到:

机构预期10月开通

此前,政策层面对于年内开通深港通已多次发话。如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今年将择机推出深港通。6月17日,证监会表示,深港通在准备就绪后年内择机开通。6月27日,港交所开启“端对端”测试(即就结算系统接口进行测试)。6月28日,香港特首梁振英参加港交所的酒会时说将竭力完成李克强总理此前宣布今年开通深港通的目标。7月29日,香港证券业协会主席缪英源预期,8月公布深港通的机会较大,考虑到准备工作所需时间,预计最快10月正式开通。

从目前机构的预期看,普遍认为深港通或在今年10月开通。高盛分析师刘劲津表示,监管部门有望本月或下月宣布推出深港通,在10月-11月期间正式开通,以避开市场交投不活跃的12月。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指出,根据沪港通经验,正式宣布后至少仍需三个月时间作技术准备,若年内开通,则10月份之前应正式宣布。

至于深港通机制,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朱斌指出,深港通机制设计或借鉴沪港通经验。沪港通的顺利开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可复制的共同市场模式,这一模式未来可复制到其他市场及资产类别。深港通的机制建设在很多方面将与目前的沪港通相似。初期投资者准入标准或与沪港通相同,未来有望进一步放宽。预计初期深股通的标的范围为深证300或深证1000成分股,以及深交所上市的A+H股。港股通标的范围不变的可能性较大。

朱斌指出,随着机制的稳定,沪港通和深港通的覆盖率均有望进一步扩大,直至实现标的全部放开,并与QFII、RQFII一样可参与新股、定增等一级市场。深股通初期或同样有总额度和每日额度限制,将与沪股通相近,总额度料在3000亿元左右,每日额度在100-130亿元左右,或相应扩大港股通额度。预计税费和成本将与沪港通类似,实际费用略高于QFII和RQFII。

优化A股市场结构

与之前沪港通开通类似,价差仍是不少机构关注的焦点。海通证券报告指出,从估值上来看,截至8月2日,恒生大型、恒生中型、恒生小型、深证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PE分别为11倍、13.2倍、27.3倍、31.8倍、57.1倍、72.6倍。从行业估值来看,整体估值法下港股的日常消费、金融行业估值比A股高,A股的工业、电信服务行业估值比港股高。

国金证券报告指出,深港通推出后短期内对AH股溢价收窄以及带来的增量资金影响有限。回顾沪港通,沪股通推出至今,并没有看到AH股溢价出现明显收窄的情况,且沪股通的交易活跃度以及额度使用情况均未出现超预期的情况。短期带来的增量资金有限,对市场的推动作用也相对有限。而长期来看,深港通将促进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上投摩根(香港)投资总监张淑婉表示,深港通的开通,会让内地投资者关注到港股中市值较低的公司,吸引更多资金南下,同时也有利于香港投资者投资A股。但深港通的开通对缩小AH股价差并没有太大帮助。

与此同时,高盛分析师刘劲津亦表示,根据沪港通经验,深港通的推出不会导致内地和香港两地价差明显收窄,而估值仍是国际投资者投资深市股票时的决定性因素。沪股通投资者偏好估值低的中大型股,若深港通正式开通,预计南下香港资金或保持高位。

从长期看,深港通的开通将进一步优化A股市场结构。平安证券分析师魏伟指出,深港通将进一步推动A股国际化进程。港股通对市场资金面的短期影响不大,它在A股国际化的进程中具有“排头兵”的性质。长期来看,深港通将会推动A股交易制度的改革。QFII/RQFII等在额度审批和资金自由流动方面的制度改革,对于A股未来加入MSCI较为有利。有助于缩小A股估值体系和投资风栺与国际市场的差异。当然,这些长期的影响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演变。当前A股高估值、高换手、追逐热点等与国际市场相比凸显出来的特点差别仍会存在较长时间。

两融回上一轮牛市起点

短短两年内,A股市场经历了大起大落,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简称两融占比)在经历波峰之后,回到了上一轮牛市的起点附近。在中低杠杆情况下,多空双方不再“有如神助”,“进二退一”的回旋舞时常上演,热点转换也不再那么猛烈。在存量资金腾挪制造的结构性行情之中,均线系统趋于黏合,沪指在3000点附近持久蓄势,多头或在觊觎年线。

两融占比降至相对低位

五连降之后,两融余额终于随着行情的企稳而止跌。截至8月3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8625.55亿元,两融占比为2.37%。实际上,两融占比在2.3%-2.4%之间的徘徊从5月31日就已经开始。这一比值与2014年8月底的比值接近,回到了上一轮牛市的起点附近。A股市场的两融杠杆水平趋于稳定和均衡,处于相对低位的“安全区域”。

回顾历史,两融占比经历了从牛市起点开始的快速攀升以及2015年中市场大幅调整之后的漫长回落过程。

2014年行情启动于7月22日,当日两融余额占两市流通市值的比重在2.08%上下波动。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之后才开始继续提升,在此过程中可见部分“先知先觉”的聪明钱已嗅到牛市的味道,但显然这是少数人,因为直到同年11月20日降息利好发布后、行情加速上扬之初,两融占比才刚刚超过3%。而后,由于行情和两融余额双双大涨,这一占比维系相对平衡,直到当年12月9日之后才开始再度上台阶,而后就是一路上涨。

两融资金成为上一轮牛市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日增逾百亿元的交易日超过90天。在乐观情绪主导之下,融资客对危险的敏感度大幅度降低。沪指在2015年6月12日触顶,两融余额在当年6月18日才触及最高点2.27万亿元,在7月1日仍维持在2万亿元上方。当时A股行情突然连续下跌,部分融资客仍未意识到风险靠近而积极“低吸”加杠杆,使得两融走势与A股市场走势出现短暂“剪刀差”。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最高值正是出现在牛市顶峰之后的“剪刀差”区域内。2015年7月3日两融占比最高,为4.73%,其次是当年的6月19日至7月2日之间的多个交易日,占比均超过4.5%,随后逐步回落。今年1月,A股市场创造了上一轮牛市以来的最低点,当时两融占比为2.92%,随后逐步回落到上一轮牛市起点的水平。

兴业证券(601377)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认为,两融余额维系在8000-9000亿元,意味着投资者对杠杆资金的使用回到了正常状态,预计会维持较长时间。

行情料进二退一

一场喧嚣之后,两融占比重回牛市起点。王德伦认为,目前的情况不能说明行情将会变成牛市或熊市,大涨或大跌都比较难,市场会维系存量博弈的格局,行情整体上维系区间震荡的状态。

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谷永涛表示,资金杠杆率回到牛市起点,意味着交易情绪不旺。经历了杠杆高位回落的过程后,短期内的情绪应该不支撑有大的行情,而且市场没有主线,短期内看不到市场有大规模加杠杆的动力。

从A股走势来看,长期震荡之后,沪指年线回落至3145点且仍在继续下移,均线系统趋于粘合,这种情形与2013年相似。如果没有融资盘的强力支持,行情难以持续强势上攻,热点转换也就不会那么迅猛,资金开启内部腾挪模式,均线系统也将逐步趋于粘合,为后市行情蓄势。

不过,行情同时存在诸多可能性。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谷永涛表示,目前两融占比的水平不一定代表对后市不看好,因为牛市启动前就是如此,很难说会不会再来一轮。

而且,此前几度冲击而不过的年线正逐步下降,上周五降至3145点附近。近期海外市场明显回调,但A股急跌之后率先企稳可谓“该跌不跌”。分析人士认为,相对较低的杠杆水平意味着行情难现大涨大跌,但多头可能仍然在觊觎逐步回落中的年线。

“之前A股冲击年线的概率较大,但后来受到银行理财新规等突发利空因素影响。A股仍有机会挑战年线,但概率比较小。”王德伦指出,后市主要以结构性机会为主,现在正是布局绩优价值股的好机会。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