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按照理财新规,只要满足合格投资者门槛,银行理财投资权益类资产就没有限制,包括可投资于一二级股权市场的资产。《办法》对权益类资产已经设定了合格投资者门槛,就不会再像对理财投非标一样,去设定投资比例的限额。至于近年来兴起的委外业务,由于大部分投的是债券,少部分是非标,也没必要将其纳入权益类资产投资。
近期,银监会理财监管新规的传闻震动市场。其中,市场最为关心的理财资金入股市的政策,实则并未调整。
记者获悉,正在内部研究论证和征求意见中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要求,银监会拟对银行理财进行分类管理,分为基础类和综合类。基础类理财的投资范围为存款、债券、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信贷支持证券(ABS)等,但不能投资非标准化债券资产(下称非标);综合类理财的投资范围除了这些标准化产品,还可以投资非标、权益类资产等。
所谓权益类资产,一般是指投资于一二级股权市场的资产,包括打新、定增、产业基金等。值得注意的是,两融收益权被监管认定为非标。
中金公司预计,银监会将对理财投资权益类资产进一步出台新规,包括明晰权益类资产的定义,以及作出投资上限的要求。
但记者从接近监管人士处了解到,《办法》对权益类资产已经设定了合格投资者门槛,就不会再像对理财投非标一样,去设定投资比例的限额。至于近年来兴起的委外业务,由于大部分投的是债券,少部分是非标,也没必要将其纳入权益类资产投资。
能够从事综合类理财的银行,需满足一系列监管要求。《办法》中最重要的一条门槛是“银行资本净额不得低于50 亿元”。
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指出,按该指标初步测算,近280家银行都有从事综合类理财的资质,而这些银行的理财规模,占到了理财市场总规模的95%。因此,总体看对理财业务现有格局影响不大。
此外,市场还关注,银行理财是否还能通过认购各类资管计划的优先级,直接买入二级市场股票。从《办法》内容来看,只要满足合格投资者门槛,银行理财投资权益类资产就没有限制。
《办法》指出,银行理财投资上市或非上市公司股权,均需有合格投资者门槛,即具有相关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私人银行客户、高资产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
其中,私人银行客户是指金融净资产达到6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商业银行客户;高净值客户的标准中,最低条件是: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每年超过 20 万元人民币,或者家庭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证明的自然人。这是银监会2009年以来一直执行的合格投资人认定标准,理财新规并没有变化。
这意味着,目前看来,在银行理财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方面,正在修订的《办法》相关表述跟现行监管规定保持了一致,也没有明确规定理财做优先级给客户配资进入股市的杠杆率。
除此,为防范集中度风险,对标国际资管机构的惯例,《办法》要求,理财投债券、股票等证券的,有所谓的“双十规定”,即每只理财产品持有一家机构发行的所有证券市值不得超过该理财产品余额的10%;商业银行全部理财产品持有一家机构发行的证券市值,不得超过该证券市值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