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私有化的条件和规则,各个股票市场略有不同,但流程都不复杂,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普通公司法>,上市公司私有化只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再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相关规定要求完成退市流程即可, 可以以现金收购流通股,也可以并购方式进行私有化退市,如百胜收购小肥羊后,选择将小肥羊私有化并令其从港交所退市,而不是保留在二级市场,优酷和土豆合并后,土豆退市也属于这种情况
私有化的风险与缺点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其实风险重重,而且成本很高
“上市公司因为私有化所要支付的成本往往不低,不同交易所的费用也不尽相同,而美国费用尤其高昂,固定成本包括律师咨询费用,审计费用,会计费用,财务顾问费用,银行贷款及融资费用等等,而浮动成本则是私有化要约的溢价比例,一般溢价比例是现有股价的10%~30%,个别案例会超过50%甚至更高,浮动成本还有可能会包括法律诉讼等一系列的费用,但是上市公司私有化罪大的风险还是私有化运作的失败”
“上市公司提出私有化要约,并不是100%会成功,一旦失败,会对投资者信心造成重大打击,要重新获得市场认可会非常困难,因为大家在投资这家公司时会非常非常的谨慎
私有化对企业资金需求很大,要想收购流通股肯定要付出比市价更高的价格,如果私有化给出价格过低,投资者认为这是对投资者权益的伤害,可能还会引起集体诉讼
私有化过程中需要雇用中介机构,花大量经历与投资者沟通,应付各种监管要求.时间成本也很大,举例如下,盛大私有化已经算是比较顺利的,但从2011年10月宣布,一直到2012年2月才算是真正完成,一旦失败,这些也都打了水漂,因此,机会成本更大
私有化过程中,受损最大的还是中小投资者,因为他们在整个私有化的过程当中几乎没有话语权,尽管私有化要约提出的收购价比当时的股价会有一定的溢价,但是叫投资者投入的成本可能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他们本来打算长期持有以实现亏损转获利,但是现在有可能被强制清退了,因为私有化的过程当中,他们的股票只能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