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分成主动退市与被动退市。私有化属于主动退市,就是上市公司选择主动退出股票市场,通常是由控股股东提出,以现金或者是有价证券的方式从其他小股东手上将市场上的所有流通股份购回,从而使上市公司就此摘牌退市,成为私人公司。被动退市,大部分是由于公司以不符合上市的标准(在美国,被动退市的原因主要有:股价长期处于1美元以下,无法满足信息批露等要求,财务遭质疑等相关原因) 。被动退市后投资者仍就持有公司股权股票会被转至低及别的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继续交易,华尔街” 围猎”中概股。
私有化一词源至于美国,第一次大规模涌现可以追溯到20 世纪7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当时,许多在牛市上市的公司为了利用股票价值被低估而获利,开始回购公众股东持有的股票,从而有了”私有化”一说
如今在美国,私有化已经成为和上市一様常见的商业行为,企业私有化的原因,也已经不再像大萧条时期那样单纯为了获利,而更多的是重组并购等商业运作需要
私有化只是暂时的策略性选择,企业并非永久离开公开市场,当初去海外上市本来就是无奈的选择,只因为国内资本市场市有一定门槛的,对营利能力有比较硬性的要求,不向美股比较看重成长性,中小企业和虚拟业务公司比较难走入国内资本市
退市的种类
股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由于未满足交易所有的财务等其他上市标准,而主动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形,既由一家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股票退市一般有三种情况:
1. 亏损退市:A股公司因业绩因素的退市标准:连续3年亏损就要暂停上市(暂时保留代码和资格),如果之后6个月内仍继续亏损就要面临退市处理。
2. 私有化退市:在公司实施私有化时,在大股东或战略投资者回购全部流通股后即可宣布公司由公众上市公司重新变为私有公司,如中石化(600028)对旗下多家上市子公司实施私有化后这些子公司就将一一退市。
3. 换股退市:换股退市后,原股东会成为另一家公司的股东。
退市的动机
1. 上市公司治理比较复杂,决策无法得到迅速有效的执行
2. 作为一个上市公司,他们需要披露太多信息,使他们处于不利的竞争地
退市的标准
在美国,上市公司只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就必须退市:
(1)股东少于600个,持有100股以上的股东少于400个;
(2) 社会公众持有股票少于20万股,或其总值少于100万美元;
(3)过去的5年经营亏损
(4)总资产少于400万美元且过去4年每年亏损;
(5)总资产少于200万美元且过去2年每年亏损
(6)连续5年不分红利。 日本的证券市场规定,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必须退市:
(1)上市股票股数不满1000万股,资本额不满5亿日元;
(2)社会股东数不足1000人(延缓一年);
(3)营业活动停止或处于半停止状态
(4)最近5年没有发放股息;
(5)连续3年的负债超过资产
(6)上市公司有“虚伪记载”且影响很大。2000年6月设立的日本纳斯达克市场也引进退市制度,亦即上柜之后的股东数及市价总额低于一定的基准时,则令其下柜。其目的在剔除流动性低的上柜股,以确保投资者的利益。
退市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