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证券交易所对作出上市公司退市的决定一般都比较谨慎,并规定了非常复杂的程序。
如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802 02规定了以下程序:
(1)交易所在发现上市公司低于上市标准之后,在10个工作日内通知公司;
(2)公司接到通知之后,在45日内向交易所作出答复,在答复中提出整改计划,计划中应说明公司至迟在18个月内重新达到上市标准
(3)交易所在接到公司整改计划后45日内,通知公司是否接受其整改计划;
(4)公司在接到交易所批准其整改计划后45日内,发布公司已经低于上市标准的信息
(5)在计划开始后的18个月内,交易所每3个月对公司的情况进行审核,其间如公司不执行计划,交易所将根据情况是否严重,作出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
(6)18个月结束后,如公司仍不符合上市标准,交易所将通知公司其股票终止上市,并通知公司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7)如听证会维持交易所关于终止股票上市的决定,交易所将向SEC提出申请;
(8)SEC批准后,公司股票正式终止交易。由上述情况可见,交易所决定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最长要经过22个月的时间。
香港联交所的退市程序包括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在停牌后的6个月内,公司须定期公告其当前状况
(2)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结束后,如公司仍不符合上市标准,交易所向公司发出书面通知,告知其不符合上市标准,并要求其在6个月内,提供重整计划(Resumption Proposal);
(3)第三阶段:第二阶段结束后,如公司仍不符合上市标准,交易所将公告声明公司因无持续经营能力,将面临退市,并向公司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在一定期限内(一般是6个月),再次提交重整计划。
( 4)第四阶段:第三阶段结束后,如公司没有提供重整计划,则交易所宣布公司退市。
私有化的动机
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进行私有化的动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公司市值被严重低估, 交投清淡无法有效融资, 但是又要支付大量的费用和接受严格监管,还不如在回购成本较低的时候进行私有化,也可以防止潜在竞争对手或其他投资者进行敌意收购
二是有一些公司考虑进行PPP( Public-Private- Public, 即为上市,退市,再上市),从低迷的海外市场退市,回到估值较高的国内或者其他市场重新上市,市值可能会因此增长好几倍
三市上市公司身分不利于长期业务开拓,由于中长期战略需要而选择私有化退市,盛大和阿里巴巴都是这种情况,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资金已经不再是迫切需求,而是考虑长远竞争力,还不如暂时成为私人公司,安安心心的做企业,为了方便集团管理而选择私有化的企业还有华润微电子和环球天下,2011年9月,华润微电子私有化提议在法院会议及股东特别大会上获得通过,股东大会上,支持率高达99.99%. 环球天下总裁张咏琪说: “我们可以借此实现承诺,将股东价值最大化”
四是私有化也可能是一种纯粹的套现行为,如2009年退市的电讯盈科,发行价为10块钱, 退市时只有2块钱,大股东们通过私有化可以套现很多钱
私有化的规定及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