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1. 国债的债权人既可以是国内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而债务人一般只能是国家。
2. 国债是典型的信用型债务,其还本付息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存在良好的信用关系。因此,一旦国家财政出现困难,其还本付息的能力马上就会受到直接影响。
3. 国债只能在一定时期内流通。在未到偿还期之前,一国政府是不能随意从流通市场上赎回的。
4. 国债信用是以国家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这是国债与其他证券的根本区别。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国债分成不同的种类。从偿还期限上区分有长短期国债、中期国债;从有无担保区分有信用国债、担保国债;从发行的形式区分有记账式国债、凭证式国债、电子式国债等。
国债的发行是指国债由制造厂家印刷完毕后,通过财政部国库司向全国各地的指定银行摊派,或者通过邮局系统向全国各地的邮局分发,再由这些银行和邮局向公众销售。在现代通讯条件下,国库券的发行完全可以由电脑系统来完成。
购买国债相比其他的投资方式风险较小,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
1. 违约风险:指发行国债的国家由于种种原因(如政局动荡、经济衰退等),在债券到期时无法偿还或延迟偿还本金和利息的风险。
2. 利率风险:由于市场利率波动导致债券价格波动的风险。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将下跌,反之亦然。
3. 通货膨胀风险: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债券收益率,购买力就会降低,这是一种长期的风险。
4. 流动性风险:虽然国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之一,但如果投资者在需要现金时无法将债券迅速出售,可能会面临损失。
5. 汇率风险:对于持有外国国债的投资者,汇率波动可能会影响投资价值。
1. 国债的利息收入:这是持有国债的主要收益来源。一般来说,国债的利息收入通常是固定的,且比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要高一些。
2. 国债价格的变动:如果市场利率下降,那么已经发行的长期国债的价格会上涨,投资者可以因此获得资本利得。反之,如果市场利率上升,长期国债的价格会下跌。
3. 税收优惠:在一些国家,持有国债的利息收入可能享有税收优惠。
国债市场是指买卖国债的场所。我国主要的国债市场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等。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机构投资者进行大额交易的主要场所,交易量占我国债券市场的绝大部分。交易所市场则是个人和企业投资者参与交易的主要场所。
为了评估各种因素对国债信用的影响程度和状况,以及根据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状况对其进行量化表示和分类,对国债进行评级是必要的。评级机构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出国债的评级。评级高的国债更受投资者欢迎,其发行成本也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