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被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状况。它能够反映出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的剩余能力,从而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食品支出总额 / 个人消费支出总额 × 。其中,食品支出总额包括家庭购买的食品、饮料、烟草等生活必需品;个人消费支出总额包括食品、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等个人消费的总额。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食品支出在个人消费中的比重越大,人们的生活水平越低;反之,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食品支出在个人消费中的比重越小,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
根据不同的资料来源和调查结果,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恩格尔系数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恩格尔系数较低,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恩格尔系数较高。例如,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28.6%,而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30.1%;同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恩格尔系数均在20%以下。这说明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恩格尔系数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能够反映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恩格尔系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状况。同时,对于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