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需要明确“老赖”的含义。在法律上,“老赖”是指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也被称为“失信被执行人”。
“老赖只要挺过2年就没事了”这个说法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的规定,即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被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后,如果超过2年仍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但这并不意味着“老赖”只要挺过2年就没事了。一旦裁定中止执行的期限届满,申请执行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而“老赖”仍然需要履行其法律义务。
即使“老赖”已经履行了部分义务,但如果其行为符合失信被执行人的条件,仍有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受到信用惩戒。失信被执行人将会面临诸多限制,如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限制乘坐飞机和高铁等。
因此,“老赖”应该尽快履行其法律义务,避免长期处于失信状态。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建立诚信社会,加强信用监管和惩戒力度,让失信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我们需要了解老赖的定义。老赖是指那些故意逃避债务,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人。他们通常会采用各种手段来躲避债务,如转移财产、隐藏行踪等。对于债权人来说,追讨债务往往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任务。
为什么会有“老赖只要挺过2年就没事了”这种说法呢?这是因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债权人追讨债务的诉讼时效为2年。也就是说,如果债权人在2年内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债权人将失去胜诉权,债务人也就无需再履行还款义务。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赖只要挺过2年就没事了。债权人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追讨债务,例如通过律师进行调解或采取其他合法手段进行追讨。如果老赖在逃避债务过程中涉嫌犯罪,债权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老赖的刑事责任。
老赖的行为也会对其个人信用造成严重损害。一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将会对其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例如,无法乘坐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无法办理信用卡、贷款等金融业务等。因此,老赖的行为不仅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老赖只要挺过2年就没事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虽然2年的诉讼时效对债权人有一定的限制,但债权人仍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追讨债务。同时,老赖的行为也会对其个人信用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采取合法手段来追讨债务。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老赖的打击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信用体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