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显示,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发行市盈率区间在18.80~170.75倍,均值53.40倍,中值46.15倍。进一步来看,发行市盈率六成在30~50倍,30倍以下的只有一家公司:中国通号(18.80倍),数量占比4%;30~50倍的有15家,数量占比60%;50-80倍的有8家,数量占比32%;80倍以上的只有一家公司中微公司(170.75倍),数量占比4%。
“科创板新股定价主要看二级市场的参与者的资金充裕程度和科创板新股的供应量,未来如果科创板投资标的少,二级市场可能会爆炒,但如果标的持续上市,而且速度比较快,二级市场估值就会回落。”范波对第一财经表示。
首要考虑公司质量
在投资者热情高,科创企业本身不确定性大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科创板首批企业上市初期可能出现过度炒作、股价波动比较大,但也不排除部分企业遇冷等情形。
光大证券表示,作为科创板的首批新股,享受一定的溢价是比较合理的。参考2009年创业板首批新股的溢价水平(20%~30%),再结合市场环境(相比2009年,当前市场情绪相对低迷)、投资者参与程度(科创板投资者市值门槛限制),其认为溢价率在10%~20%比较合理,非常乐观的情况下可以给到30%。
“其新股上市后1个月内的收盘价大概率将高于发行价,但打新收益率大概率将低于23倍固定市盈率发行的A股新股。”西南策略分析师朱斌认为,科创板的炒作程度会小于主板,一方面这是由于科创板投资者准入门槛更高,散户数量更少(截至目前为300万个人投资者开户科创板),另一方面是由于科创板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同时上市后5天内不设涨跌幅限制。
范波表示,在科创板做投资还是要非常看重企业的质量,因为它真的可能说退市就退市了,这和A股这边就很不一样,必须好好关注所投企业的质量,才能避免自己掉坑。
“而且,由于50万门槛的存在,比较小的散户无法直接参与,只有资金量比较大的一些个人投资者可以直接参与。这会让科创板的投资者结构和A股不太一样,在A股经常出现的所谓乌鸡变凤凰的故事,在科创板上可能就不会有了,公司如果不行了,可能直接就退市了。”范波表示。
对于前五日的上市交易情况,多位受访者表示不确定性较大,建议普通投资者3个月以后再考虑买入。
“当然不是说所有情况都是这样,有些公司基本面不错,估值也合理,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方伟宁也进一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