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证券以2.1亿元
暂列IPO承销收入榜首
一直以来,市场普遍认为科创板开闸将重塑资本市场业态模式、证券行业商业模式和投资银行竞争模式。
对此,华泰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沈娟分析称,科创板制度设计引导投行在新股定价和配售制度等环节发挥核心作用,投行将从单纯依赖牌照优势向打造定价能力、业务能力和资本实力等综合竞争力转型。科创板加速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大投行”体系,打造以股权融资、并购咨询、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风险投资为核心的“大投行”体系,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和价值延伸。
事实上,去年券商投行业务并不如意,受市场环境和IPO上会节奏影响,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大幅下滑。
而在今年,《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数据梳理统计发现,今年前2个月,已公布的15家券商IPO承销收入共计9.0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71亿元,减少了4.67亿元,下滑34%。
具体来看,今年前两个月,中信证券的IPO承销收入遥遥领先,目前已实现收入2.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85亿元增长13.51%。
IPO承销收入暂列第二的是招商证券,今年前两个月收入7137.62万元,占市场份额的7.9%。中信建投证券紧随其后,今年前两个月收入为6875.47万元,占市场份额的7.61%。此外,IPO承销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还有西部证券、中泰证券、国信证券和广发证券,分别排名第4名至第8名,今年前两个月IPO承销收入分别为6701.56万元、6471.18万元、5980.48万元、5861.62万元。
从发行统计数据来看,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东方花旗证券、国元证券、国金证券、中金公司、长江证券承销保荐、中银国际证券、瑞银证券在今年前两个月也有IPO承销收入“入袋”。
而从目前IPO承销收入情况来看,不少大型券商还未“露头”。即将开闸的科创板业务将在投行业务当中展开全新的竞争模式,谁能“喝上头啖汤”值得市场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