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安财险1996年10月创立,是自《保险法》颁布实施以来成立的首批商业性、股份制保险企业之一,总部设于深圳,注册资本21亿元。
成立6年后,2002年7月18日,第六次股东大会暨第二届第二次董事会上,以特华投资为首的一批民营企业入主华安财险,由此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控股的保险公司。
此后,2005–2012年华安财险经历五次增资,由最初的3亿元注册资本金增加到21亿元。2018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华安财险有11家股东,其中持股10%以上的包括特华投资(20%)、广州市泽达棉麻纺织品有限公司(14.77%)、湖南湘晖资产经营股份有限公司(12.14%),以及海航集团旗下的海航资本集团和海航投资集团(合共19.64%)。
海航集团在2011年增资扩股时加入,2016年旗下渤海金控还拟受让广州市泽达的所有股权,不过一年后终止了收购。
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华安财险开始出现亏损,额度为-566.53万元。2016年开始华安财险的净利润走向下坡路,数据显示,2015年达到顶峰时期的7.63亿元后,2016年、2017年的净利润下滑至2.92亿元、0.42亿元。
对此,华安财险在书面回复中解释为:“受市场环境及行业周期的影响,我司在承保方面综合成本率偏高;此外,受资本市场低迷影响,公司投资收益率有所降低,公司利润有所波动。”
2017年报显示,华安财险保费收入115.70亿元,同比增长12.61%;而投资收益2.74亿元,同比减少23.24%,同时赔付支出54.15亿元,同比增长16.89%,业务及管理费39.51亿元,同比上涨13.22%。
华安财险在《2016–2020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到,突出信保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特色。虽然目前华安财险仅持有精达股份,但在书面回复中表示,“逐步提升权益二级市场参与度,通过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投资优势民营上市公司”。
偿付能力上,华安财险也继续下滑,二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和核心偿付能力分别为244.50%和231.69%。年报显示,2017年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6.49%,相比2016年末下降了65.48%,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业务规模扩大和业务结构、资产结构调整,对资本要求增加;另一方面是内生资本能力下降,受市场竞争环境和投资收益不理想影响,导致实际资本减少。
就在净利润由盈转亏的关头,华安财险董事长李光荣因涉嫌单位行贿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今年4月,精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实际控制人李光荣因涉嫌行贿罪,被长沙市望城区检察院批准执行逮捕;而后8月,长沙市纪委市监委通报一批受贿行贿典型案例,其中便包括特华投资董事长李光荣行贿案。据通报,2002–2017年,长沙市公安局原党委委员、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胡志国,利用职务便利和职务影响力,为李光荣在变更强制措施、立案、撤案等方面谋取利益,并向李光荣泄露案情。
对此,精达股份证券事务代表周江在电话中对时代周报记者称,李光荣已辞去董事职务,他只是实际控制人,不参与生产经营。华安财险在书面回复中未明确回应董事长职责现如何行使,仅表示,“股东方和企业经营管理层理念统一,高管团队分工明确,各级机构发展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