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投资股票:股市IPO减速该怎么看?
前天,大家关注的新股IPO数量出台,发行家数减到4家,募集资金减到15亿元。
作为一个股票投资者,该如何看待这样的一个政策呢?
我想站在我自己的投资原则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IPO减速,网上各种看法都有,总体的方向,大多都是看好。因为按供需理论,供应少了,自然涨价的机会就大了。
这种看法,在我看来是比较片面的。只是单纯的把股票当成交易的筹码,而没有看到股市内在更本质的属性。
十几年前,我也是用投机的心态买卖股票。热衷于根据技术心态,以及市场消息,来决定操作。
而当我两年前重新进入市场的时候,我开始用购买资产的方式,来买入股票。也就是用价值投资的思维方式,来指导自己的操作。
我买入一支股票的理由,就是这家公司经营良好,赚钱能力强,现在或未来,能够帮我持续带来现金流或价值的增长,而且价格是处在非常合理甚至偏低的位置。
就好像我要做一个生意,总是会选择那些投入少,而回报高的项目。
用这种思维去买股票,其实是希望能够用很低的价格,去买到更有价值的股票。这样的投资思维方式,是不怕股价下跌的。反而在某些时候,是期待看中的好公司,能够更便宜一点。
假设你要开办一个工厂,需要一个关键的设备,它是你的利润来源。你要到市场上去采购这个设备,让它为你源源不断赚钱。
你是希望市场上,卖这种设备的商家多,你可以货比三家呢;还是只有一两家,你没得选,他们开什么价你都能接受?
我想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货比三家,买到价廉物美的设备。设备价格低,代表你投资少,相应的投资收益率更高。
好了,回到股票投资。如果我们把每家公司都当成能帮你赚钱的设备,你会怎么看待市场上的股票数量?你又会期待怎样的价格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买股票,不是为了像买设备一样为自己赚钱,所以也不会去看公司是否赚钱、能赚多少钱。而是把股票当成筹码,希望有一个人能用更高的价格从手里接过去。
这样的炒股模式,在原来市场股票数量少,封闭的市场环境下,是有可能有机会赚到价差的。
现在的市场环境已经完全变了。首先市场上的股票越来越多,沪深两市总数已经超过3300家。随着新股发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大。
另外,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国内股票市场,再也不是一个封闭的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接轨越来越紧密。境外资金可以买国内股票,而境内资金,也可以买境外股票。
在现在这种环境下,再把股票当做筹码,想要赚取差价的投机方法,亏钱的概率,一定是越来越高了。
股票市场的本质,对上市公司来讲,是期望用自己的赚钱能力,去吸引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投资者的资金支持,为所有股东创造更多价值,赚取稳定的投资回报。
对投资者来讲,是用自己的血汗钱,去寻找到喜欢认同的公司(行业、产品、服务、团队、管理、等等),看重公司的经营业绩,能够为自己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和投资回报。就像自己买设备赚钱盈利一样。
如果大家都秉承这样的理念,那么市场就会产生效率,赚钱的公司股价稳定上涨,吸引更多的长期投资;而经营不善的公司股价持续下跌,最终导致无人问津。
IPO是否减速,其实不会改变股市的这一本质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讲,IPO保持适当的速度,反而是有利于价值投资者,因为有更多的机会可以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越来越智慧,监管越来越法制公平,市场越来越成熟健康,价值投资的理念,一定会大放光彩。
在我看来,本次IPO减速,其实是那些泡沫股、概念股、垃圾股的出货的好时机。千万不要继续抱着博傻的幻想,再去买入那些不值钱的筹码。
投资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用钱去购买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当然,具体操作却需要持续学习、实践,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原则,并且付诸行动。
道理讲讲很简单,能够做的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做到的关键,在于具备足够的投资知识、理性的分析思考、坚定不移的自信。
股市和人生其他事情一样,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投资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你懂得多少,而在于在你的内心世界,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