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两年亏损的*ST上普也回天乏术。公司初步测算,预计2017年度净利润为-3.3亿到-2.7亿元。公司近日还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因虚增2014年利润总额近1000万元,被处以40万元罚款。
*ST准油则在生死线上摇摆。此前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17年度净利润在-1000万至5200万元之间,徘徊于暂停上市边缘。公司最近的业绩快报显示,2017年度将盈利1532万元。但公告还称,公司涉及的沪新小贷案还未终审,若裁定公司承担全部责任,则2017年度业绩存在亏损可能,进而触发暂停上市。
易被忽视的是,除了净利润指标,触发暂停上市的还有净资产、营业收入、审计意见类型等指标。上述高危群体的命运,必须等到2017年年报披露后才能判定。
如*ST沪科、*ST云网“披星戴帽”的原因是公司2016年度净资产为负值,若2017年净资产继续为负值,就会被暂停上市。再如*ST中安、*ST圣莱、*ST弘高、*ST海润等公司,皆因审计机构对公司2016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若2017年年报又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也可能被暂停上市。
另一极为少见的案例是*ST宏盛。该公司因2014年、2015年度净利润均为负值,于2016年4月2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2016年度净利润为正数,上述导致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经消除。但因公司2016年度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因而继续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公司2017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仍低于1000万元,股票可能被暂停上市。据*ST宏盛的初步测算,2017年度营业收入预计为1100万元左右。
ST板块套利时代终结
长期以来,ST板块因具有强烈的重组预期获投机资金青睐。但时过境迁,如今的ST板块已成“雷区”。
“*ST公司的保壳手法,仍是从非经常性损益方面动脑筋,但监管部门对突击增利的监管明显强化了。”投行人士说。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案例是,2017年被暂停上市的*ST烯碳,曾一度乐观估计2016年度能扭亏为盈,但遭遇强力监管后,最终出具了一份巨亏4.74亿的财报,不得不暂停上市。
记者注意到,*ST金宇以多种方法扭亏为盈,但2017年年报披露后已收到交易所两份问询函,公司已向交易所申请延期回复。此前的3月2日,*ST金宇已向交易所提交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申请,但因前述问询事项,公司将相应延后撤销风险警示的时间。
对于暂停上市公司,恢复上市之路也更加艰难。据最新公告,*ST吉恩预计2017年亏损21亿元,*ST昆机预计净亏损约3.4亿至3.6亿元,这两家公司极可能触发强制终止上市情形。*ST烯碳2017年前三季仍亏损1.26亿元,全年能否扭亏仍难判断。
“监管部门对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采取从严态度后,后续对财务指标类的退市及恢复上市的条件审核也会相应从紧,对暂停上市公司而言,恢复上市的难度肯定会加大。”有资深投行人士指出。一个需要重视的信号是,国资背景的*ST吉恩曾推进破产重整事宜,但当地法院最终未予受理。
从二级市场看,2017年恢复上市的*ST新梅(现ST新梅)、*ST常林(现ST常林)及*ST川化(现川化股份)复牌初期均表现不佳,投机客坐收渔利的时光已一去不返。以前会在岁末年初准点上演的ST行情,近年也已难觅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