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11日在记者会上表示,2017年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将为群众节省药品费用600亿至700亿元。这意味着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时代。
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为全面两孩提供更多政策保障、进一步完善大病医保和基本医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副主任王培安,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等就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的热点问题作出一一回应。
公立医院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
“以药补医”现象一直是社会诟病的痼疾,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着力求解的一道难题。
王贺胜说,2017年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这意味着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时代。
“这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王贺胜这样形容全部取消“以药补医”在医改大版图中所处的地位。他认为,这涉及到深刻的利益调整,涉及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
他表示,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必须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必须坚持“三医联动”打出“组合拳”,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必须坚持合理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主体作用。
据介绍,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公立医院的药占比由2009年的46%下降到2016年的40%,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负担。
重大疾病是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斌表示,今年将在全国贫困地区,特别是要对农村持卡登记在册的贫困人口加大大病保险工作力度。随着基本医保筹资水平的提高,将在确保基本医保报销比例不降低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大病保险的筹资,提高大病保险的受益人数和受益程度,最大限度解决群众因大病致贫返贫的问题。
她介绍,具体举措包括:降低起付线,取消农村贫困人口在县域内普通门诊的起付线,贫困人口在县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增加便利性,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应急救助“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提高精准性,做好农村贫困人口的大病专项救助工作。
大病保险试点自2012年启动,目前已全面推开。2016年,大病保险已覆盖10亿多城乡居民,累计赔付资金超过300亿元。
扩大基本医保药品范围
“基本医保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压舱石’。”李斌说,2017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每人每年从420元提高到450元,要通过扩大药品保障范围、多措并举降低药价和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等举措,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她介绍,2017年版基本医保的药品目录较2009年版增加了339个品种,其中儿童用药新增91个品种。去年国家谈判的降价药品,已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今年,又有一批药品被选入国家谈判范围,一些高值医用耗材也将试点开展国家价格谈判。
建设多种形式医联体
目前,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医疗服务体系格局与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不够匹配。
“如何缓解这种矛盾,促进优质资源下沉、重心下移?首要就是要通过改革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李斌说,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把目前相对较固定的医疗资源格局纵横、上下联通起来,形成合理布局,让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够看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