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存贷款基准利率预测的25位首席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到2016年10月末,存贷款基准利率不会发生变化。存款准备金率方面,有23位经济学家给出预测,其中仅有一位经济学家认为11月期间存在降准可能,其他经济学家均认为今年11月期间将不会有变化。
程实表示,信贷增长将维持“全年加油门、阶段点刹车”的状态;降息、降准依旧是明确的政策方向,而在人民币短期贬值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时点可能更需要相机抉择,2016年内,降息可能性不大,降准概率依旧保留。
徐洪才认为央行应该及时降准。预计11月份,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他表示,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处在高位,央行应优先选择降低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不是频繁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因为公开市场操作提供短期资金,频繁操作会加剧金融市场波动;相比之下,降准可释放长期资金,有助于商业银行开展流动性管理,并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信贷资金。
汇率:人民币月内将出现贬值,
年内贬值幅度较上月预期加大
10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跌1.28%,创年内最大月跌幅,受调研的经济学家们纷纷调整他们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调研结果显示,2016年11月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预测均值为6.80,较10月31日汇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764)贬值0.53%。同时,本月对年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预测均值为6.82,较上月预测值6.76贬值幅度有所增加,这意味着年底人民币汇率将较10月底的汇率水平(10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764)贬值0.83%。
许思涛表示,对于年底前美元对人民币能否破7这个问题,鉴于紧缩型政策调控干预和对外汇储备和贸易差额的紧密关注,他的结论是可能性不大。目前他预计美联储明年将加息两次,但对加息幅度存有一定担心,如幅度超过预期或将对人民币贬值产生较大影响。除此之外,持续的资本外流仍将是人民币在2017年面临的一大挑战。
徐高认为,今年“十一”过后的这波人民币贬值主要反映了美元走强带给人民币的压力。这轮贬值是一种有序可控的贬值,与去年下半年的那种无序贬值不可同日而语。从今年10月初到现在,表征美元强度的美元指数已经上涨超过3%。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不大,所以美元升值就带动人民币被动升值。升得多了,自然就有贬值压力。近期人民币的贬值走势就是这种市场力量的表现。尽管近期人民币贬值的速度也不低,但从外汇远期价格来看,汇率市场的预期仍然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当前人民银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取向相当明晰,且调控市场预期的手段较为有效。
官方外汇储备:
10月连续四个月减少
调研结果显示,10月官方外汇储备预测均值为31281.82亿美元,较央行公布的9月水平(31663.8亿美元)继续减少。其中国际金融业协会郭丰给出了最大值31650亿美元,最小值30500亿美元来自莫尼塔钟正生。
钟正生表示,9月M2和M1增速剪刀差略有收窄,是因考虑了地方债置换因素后,整体资金投放力度甚至有所回落,存款也几乎零增长,同时外汇占款大幅下降。10月资金投放相对减少,外汇占款也因人民币贬值而有减少压力。
9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0月预测(官方外汇储备):
潘向东:30800亿美元
温彬:31250亿美元
政策:稳增长压力减轻,
政策向结构性改革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