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再议煤炭保供应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10月25日,发改委将召集神华等22家大型煤炭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会议将分析当前煤炭供需形势,研究做好煤炭去产能、保供应、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有关工作。
集成期货煤炭研究员邓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会议应该是再次强调煤炭去产能和保供应,保证冬季的用煤安全。
近段时间以来,煤炭市场颇为热闹。一边是尚未完成的去产能,一边是煤炭供应偏紧煤价大涨,因此,9月份国家相关部门连续5次召开煤炭行业供需方面的研究会议,发改委连续启动二级以及一级响应,不断扩大煤炭产能。
实际上,10月2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主持召开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第十一次会议。会议指出,煤炭产能过剩的局面还没有实现根本改变,随着近期去产能效果的逐步显现、火电用煤阶段性快速增长,以及严格治理违法违规生产、超能力生产和落实减量化生产措施,近年来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缓解。
10月份以来,随着冬储行情到来,季节性需求发力,电厂采购积极性明显增加,煤炭需求增长明显。这也导致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局部供应出现偏紧状况,部分下游企业仍旧面临较大压力。
“第四季度虽然供应环比会增长,但需求同样也是进入旺季,需求环比增加的速度可能会更快。”邓舜认为,第四季度市场供应还是会有一定缺口,在不出现极端天气的情况下,煤价继续稳步上升。
PPP项目加速落地 21家环保公司前三季业绩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已有34家环保上市公司发布三季报或三季报业绩预告,净利润平均增速为35%。其中,21家公司业绩略增或预增,占比超过六成。
分析人士称,受益于PPP行业的快速发展,水处理与水务、固废板块增速较快,平均增速分别为40%和41%。大气治理板块治理高峰期已过,板块平均增速显著低于其他细分领域。PPP项目加速落地将成为环保投资的一大主题。
固废水处理公司抢眼
上述34家上市公司中,21家业绩略增或预增,1家续盈,1家扭亏,3家首亏或续亏,7家略减或预减,1家不确定。
从净利润增速看,3家公司增速达100%以上,分别是兴源环境、三聚环保和中金环境;增速为50%-80%的有8家,分别为国祯环保、巴安水务、聚光科技、铁汉生态、三维丝、碧水源、博世科、蒙草生态;另有15家增速在50%以下。
水处理与水务板块平均增速为40%,增速较高有兴源环境(145%)、中金环境(105%)、国祯环保(80%)等。
兴源环境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24.29万-16192.6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160%。公司表示,疏浚业务和污水治理业务增长较快,产业协同进一步增强,助推业绩较大幅度增长;全资子公司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对公司业绩有较大贡献。
“土十条”落地带动行业订单释放,固废板块中增速较高的为博世科(55%)和雪浪环境(15%)等。同时,多地于近期相继受环保督查组巡视,危废排放与污染物达标情况严格控制执行。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监管趋严,危废治理行业景气度将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