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使用技巧 >> 实战技巧 >> 正文
深港通概念股大涨|这些操作需注意
作者:lifang 更新时间:2016-8-18 10:41:13 点击数:
分享到:

广发证券研报显示,如果把时间进一步拉长至沪港通正式开通前,高折价的A股股票与高溢价的A股股票表现竟然出现反转,临近沪港通开通前两个月,高溢价的A股组合反而成为表现最好的一类股票,而高折价A股组合反而成为表现最差的一组。时间拉得更长些来看,沪港通开通后1年内,无论是在牛市时期还是股灾时期,折价A股组合的走势都不如溢价A股组合。事实上,高溢价的A股组合反而是走势最好的一组。

实际上,从AH溢价指数也可看出端倪:沪港通2014年11月17日开通,当时AH溢价指数为102.14,两地价差并不明显。但到了一年之后的2015年11月16日,AH溢价指数为141.74,换言之,A股整体比H股贵了四成。

因此,可以预见,深港通的开通恐怕也难以拉近AH两地的价差,因为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是有条件的,投资者不能将已买入的股票跨市场卖出,AH差价的炒作逻辑已被证伪。

误区3:港资是价值投资不频繁操作

很多人认为,港股市场投资者以机构为主,其投资股票往往更看重业绩而不是概念,更看重分红而不是炒作。从他们钟爱的A股也可以看出,大多是行业龙头并有着良好的分红派息水平。于是,在内地投资者眼中,港资秉承的就是价值投资理念,因此会像巴菲特那样,在个股低估时买入并长期持有,直到股价已将价值反映到位甚至超越价值。

但事实上,港资的风格并不是“买入并持有”,而是反复高抛低吸,买进卖出转换非常灵活,甚至有“投机”之嫌。

沪港通正式开通前两个月,上述情况就已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时A股市场反复震荡,投资者有的满仓踏空;有的满仓跌停;有的风格转换失败,两面被“打脸”。但港资每每在上涨前加仓、下跌前减仓;暴跌时抄底;反弹时高抛。尤其在2015年1月19日前后,其时点选择之精准令人叹服。

上述手法可谓屡试不爽,包括2015年10月初和11月底的反弹行情,港资也通过暴跌抄底和反弹抛售的方式,获得了不少收益。

从沪股通十大活跃个股的情况也可看出,港资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贵州茅台,但交易额最大的却是中国平安。国联证券8月15日发布的研报显示,此前中国平安被净买入金额共计仅21.42亿元,但买入额和卖出额加总数据惊人,达1558.39亿元!换言之,有数百亿资金在反复买入和卖出中国平安。

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投资者认可港资选股方式和投资逻辑,那就不要局限于“长期投资、持股不动”的框框,因为港资擅长的是择时而动、波段操作。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