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平台获得融资
延续了2015年的增资热潮,今年上半年,多家众筹平台受到了风投青睐,陆续完成了融资。
2月初,“开始众筹”完成A+轮融资,总融资规模达到了1亿元,投资方为经纬创投和元璟资本,随后于6月中旬进行了B轮融资,除昆仑万维、元璟资本等老股东增持外,道森资本、青骢资本参与了此次跟投。“开始众筹”
也是今年上半年唯一一家两次进行融资的众筹平台。
另外在上半年共有三家平台完成了A轮融资,众筹客、聚募以及京北众筹,分别于2月、3月、6月完成融资。众筹客的领投方为小牛资本,聚募的投资方则是鼎聚投资、达蓬资本创始人雨皮和挖财董事长李治国,而京北众筹的投资方为拉卡拉互联网金融集团,三家平台的融资金额均超过了千万元。此外,众筹平台“兴发米”以及“影大人”分别于4月和5月完成了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分别是300万元与200万元。
轻松筹也在今年6月初完成了B+轮融资,融资规模约2000万美元,投资方为腾讯、IDG、德同资本以及同道资本。除上述平台外,“维C理财”与“汇梦公社”在5月都完成了各自Pre-A轮融资,“维C理财”的领投方为戈壁创投,“汇梦公社”的领投方则是乾通资本。
监管趋紧规范与发展并重
规范是2016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主基调,当然众筹行业也不例外。在这半年时间里,监管层出台了多项与众筹相关的通知与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规范发展,化解行业风险,记者对这些监管政策也进行了大致的梳理。
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提出发挥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对“双创”的支持作用以及夯实股权众筹的法律基础。2月,国务院再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提出尽快出台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等监管规则。3月,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再一次强调要规范发展实物众筹与股权众筹。
另外,今年上半年,包括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互联网金融发展较为火热的地区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细则,对辖内存在的非法集资、非公开股权融资等问题予以规范和打击。
盈灿咨询分析指出,随着全国掀起为期一年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活动,众筹行业也进入整合规范期。互金专项整治方案将非公开股权融资列为整治对象,并为其设定若干红线,如“股权众筹平台不得发布虚假标的,不得自筹、不得明股实债或变相乱集资”等等。下半年互金专项整治活动仍会继续,或有不少平台会在监管整治下进行整改或退场,整个行业会趋于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