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体来说,新兴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8%,使第三产业在三产当中的比重达到51.6%。“三去一降一补”取得较好成绩,去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500万吨;去年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5亿吨;煤电方面,去年淘汰了一批30万千瓦以下的耗煤量大的煤电企业,加上停建缓建的一批,共淘汰超过6500万千瓦过剩产能。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去年基础上“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这表明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报告还提出,“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376亿元,比去年增加300亿元”,说明在深化供给侧改革中,不单单是强调“去”,也更加重视“补”。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8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5%,何立峰认为这符合预期,也符合需求,客观上可以实现。
何立峰表示,在消费方面,随着今年各种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可能接近甚至超过60%。
投资方面,正抓紧出台和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实体经济投资。预计今年各方面补短板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将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外贸进出口方面,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合到世界经济中,只要世界经济能够走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保持平稳增长,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可以保持稳定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会保持8%~9%。
章俊表示,虽然近年来已淡化GDP增速考核,但GDP和CPI目标设定依然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受关心的数字。今年GDP目标与去年持平,维持在6.5%,反映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和中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受到外部影响和冲击的程度将越来越大。市场普遍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复苏会继续提速,鉴于出口对去年中国经济超预期的显著拉动作用,这将有利于延续去年国内出口拉动增长的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