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行业来看,2017年有色金属采矿业和黑色金属采矿业和煤的采矿业,采矿业的工业增加值大幅下滑,全是负增长。从计算机通信还有燃气医疗专业设备这些行业的增加值明显上升,中国所有行业的增加值排了序,做了对比,看中国产业结构按照改进或者发生的新的状况和趋势。
从物价来看,2012年开始,我国的CPI总体来说保持一个低位运行的态势,一般是2.0上下的幅度,然而从2016年开始,PPI迅速回升,2016年11月份反超CPI,并且持续高于CPI。从表面上看这反映了生产资料热、生活资料冷,反映了中上游企业热、中下游冷,背后的因素在于供给端去产能,而经济总需求端并没有明显的回升。
从CPI的八大类来看,无论是衣着还是交通和通信,总体来说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变化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医疗和保健,它的物价指数是趋势性的明显回升。这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有关系,也暗示了未来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投资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领域,它的价格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对于PPI,分两类,一个是生产资料类,一个是生活资料类,可以看出来PPI之所以快速回升,是生产资料的快速回升导致的,尤其是采掘业的价格快速回升,变动很少或者没有很大的变化,说明PPI回升从2016年的7月份,是生产资料也就是采掘业的快速回升。从数据当中可以看出,PPI有一个生产资料,你可以看出来2017年一季度开始它的价格从36.1迅速下滑到10.8,意味着明年的PPI价格肯定在往下走,这个趋势很明显,明年的PPI要比今年明显下滑。
从房地产贷款来看,分两类,一类是居民的贷款,一个是企业贷款,可以看出来,从2017年3月份开始居民的贷款迅速下滑,企业的中长期贷款明显快速回升,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实体经济对未来的经济发展的信心在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来跟房地产控制的因素、力度在加强,因为中央提出来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所以居民的房贷迅速下滑。
从库存来看,因为经济的波动短期受库存的影响非常大,从短期来看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和二季度,中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6.9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库存在持续减少,库存在经济的增长防线起到了一个有效的拉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从第三季度开始,库存也在迅速回升,在库存迅速回升的同时经济也在迅速下滑,意味着中国短期中国经济的GDP往上走的空间在减少。
从贸易顺差来看,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跨境资本双向波动显著,尤其是从2014年的三季度以来,经常贸易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成为新常态,外汇储备持续减少;尤其是在今年美国实行新一轮的缩表加息,再配合它的减税降负的产业政策影响下,我国的外汇储备面临进一步的压力,在进一步增强。
我们对2017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分析: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稳中略升、需求结构改善。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投资结构分化。三是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四是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产贡献突出。五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但外汇储备持续减少,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加。2017年的经济增长预测是6.8%左右,继续保持在中高速的适当的经济增长区间。
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增长拉动,三次产业增加值略有回升,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从固定资产来看,预计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5.1万亿元,名义增长2.6%。从消费来看,2017年的消费总额达到36.6万亿人民币,名义增长10.3%,增速比上年略有回升1个百分点。从需求的内需结构来看,2017的最终消费指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65.3%,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达到2001年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