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从市场数据来看,有必要继续维持现有的调控政策不放松,种种迹象表明,后续调控政策会保持稳定。”易居研究院研究员赖勤表示,在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和日益趋紧的金融环境下,未来半年内房价难以出现明显反弹。
学区房方面,房天下副总裁司智认为:“北京的住房购买力非常强,无论是刚需还是刚改,学区房降温更多的是行政限价导致的,并不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真实体现。如果坚持现有政策,学区房价格难以反弹,但进一步下跌空间不大。”
加快推进租购同权
近几个月以来,倡导租购同权以及租售并举的政策不断出台,对平抑房价以及打击“炒房”有明显抑制作用。日前住建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将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推进租赁住房建设,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各省市租赁新政也在积极跟进:上海接连推出只租不售地块;合肥提出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鼓励住房租赁消费;杭州支持个人闲置房源改造,强调租购同权;南京提出要研究建立承租人权利清单;济南提出取消投资纳税、购买房屋等落户限制等。
赖勤认为,从长期来看,租购同权体现了政府大力发展和完善住房租赁市场的决心,有助于让房价回归正常。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教育资源的增长,学区房将逐渐淡化学区概念,房价会趋于合理。
但租购同权面临难以落实的困难。胡景晖称,我国公共资源较为紧张,切实落实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租售同权尚存难度。近日国土部、住建设部联合印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会对房价产生平抑作用。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研究员邹琳华表示,由于租售比过高,民营租赁企业很难盈利,需要政府组建国企介入该市场,并辅以相应的长期融资手段支持房屋租赁国企的发展。比如,发展以租赁房产为抵押的长期融资债券及其二级市场等。由于出租的投资回报期较长,政府会相对深度介入,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经参援引专家观点:部分消费贷或暗中涌向房地产市场
多家A股上市银行的数据显示,其上半年住房按揭贷款增速回落,新增房贷占个人贷款的比重也较去年末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性短期贷款在今年前七个月的增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业内人士表示,在房贷业务缩水的情况下,银行有加快发力消费贷款等其他收益更高的零售业务的动力,不过,对于部分消费贷款变相涌向房地产市场的风险需警惕。
从上市银行日前发布的中报数据来看,多家银行已经逐步放缓了房贷投放节奏。以五大行为例,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今年上半年增速分别为11.6%、11.6%、9.28%、9.50%和8.56%。其中,中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同比下降7.7个百分点,农行同比增速则回落21.2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截至今年上半年,多家银行新增房贷占个人贷款的比重较去年末有所下降。截至上半年末,中信银行个人房贷余额4825亿元,增长占全部个人贷款增量的比重较上年减少16.6个百分点;兴业银行个人住房及商用房贷款占个人贷款比重较去年末下降了0.26个百分点;浦发银行个人房贷余额5096亿元,占全部个人贷款的比重较去年末降低3.6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