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地供应量的增加是意料之中。”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还指出,在供应量加大之时,北京土地市场拍卖规则的创新,对稳定地价起到重要作用。限房价、限地价,竞企业自持商品住房面积比例,竞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等成为北京土地拍卖的标配。
在相关调控政策的作用下,一二线城市土地溢价率明显下调。张大伟说,武汉、北京、南京、合肥、天津、重庆、上海、苏州等热点城市在2017年上半年的土地溢价率,较2016年同期明显降低
自住房、公租房集中入市 稳市场
作为楼市做“加法”的关键一环,自住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在平衡市场供需、保障居民“住有所居”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以北京为例,4月7日,北京首次发布未来五年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未来五年北京供应住宅用地将达6000公顷,其中自住型商品房(地块汇总、实拍、论坛)将供地1020公顷,拟建25万套自住房。
北京市住建委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保障房新开工37524套,完成年度5万套建设筹集任务的75%;竣工65676套,完成年度6万套任务的109%,其中公租房14159套、产权类保障房33686套、棚改安置房17831套。
不仅如此,4月推出的“新北京人”专项配租举措,将有针对性的解决部分非京籍无房职工的居住需求,进而降低购房需求。
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北京已分两批发布了专供“新北京人”的公租房房源,涵盖燕保·马泉营家园、高米店家园和房山乐活雅苑3个项目至少360套房源。
除北京外,上海、广西、沈阳等地也先后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3月,上海公布2017年公租房分配新指标,将新增分配供应公租房约1万套,解决各类人才阶段性居住困难;沈阳也新增租赁住房补贴5000户,其中公租房租赁补贴4500户;6月,广西提出全年要完成公共租赁住房新增分配入住5.16万套以上。
“从保障房的供给来看,一线城市在供应目标和供应节奏上都表现不错,住房保障工作完成情况较好。”严跃进认为,后续住房保障会在公租房建造基础上,出现完全市场化运作的自持型住房,也算是供应端调控的一个新现象。
今年4月,住建部也曾对公租房施工、投用做出指示,明确今年我国将加快公租房竣工和分配入住,年内完成公租房新增分配200万套。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当时表示,要继续加大对公租房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被支持的公租房项目年底前达到交付使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