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对拟上市的期货公司招股说明书梳理发现,这些期货公司经营情况日趋向好。以瑞达期货和弘业期货为例,瑞达期货在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2015年实现净利润2.5亿元,2014年实现净利润1亿元,2013年实现净利润0.74亿元;而弘业期货在2016年的净利润为0.69亿元,2015年净利润为0.62亿元,2014年净利润为0.5亿元。
相比之下,瑞达期货的经营情况要远好于弘业期货,除了净利润一项外,其它财务数据也好于弘业期货。
不过,《证券日报》记者将两家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数据,与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期货公司财务数据对比发现,两个监管主体公布的同一家期货公司财务数据并不一致。
以瑞达期货为例,招股说明书中显示,瑞达期货2015年实现净利润2.5亿元,2014年实现净利润1亿元,但中期协公布的2015年和2014年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0.88亿元。
存在类似情况的还有弘业期货。弘业期货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2015年和201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69亿元、0.62亿元、0.50亿元,但中期协公布的财务数据则显示,公司2016年、2015年和2014年净利润分别为0.78亿元、0.54亿元、0.43亿元。
通过对比发现,瑞达期货过去几年的净利润,中期协公布的数据与招股说明书的数据都有近1000万元的出入,2015年中期协公布的数据比招股说明书的数据略高1000万元,2014年则略低1000多万元。与此同时,弘业期货所公布的财务数据,除了2016年度中中期协公布的略高于招股说明书中近1000万元外,2015年和2014年都是招股说明书中数据高于中期协公布的数据。
对于此,《证券日报》记者致电多位业内人士,但给出的答复并不完全一致。
记者致电瑞达期货前高管,这位高管表示对瑞达期货申请IPO事项并不了解,对两个监管主体所公布的财务数据不统一,也并不知情。
弘业期货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致电时表示,两则数据的不一致,可能与公布的业务结构不一致有关。这位弘业期货人士表示,“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数据包括了子公司的净利润,中期协所公布的财务数据可能没有在内。”
对于这一说法,《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对弘业期货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了解后,并未能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找到,子公司所能体现出的经营情况。
不过,公开资料显示,弘业期货下设两家全资子公司,其中,风险管理子公司-弘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期现业务、场外期权以及期权做市商业务;境外子公司-弘苏期货(香港)有限公司,具有证券和期货两块牌照,覆盖外汇期货、商品期货等全球主流交易品种并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
期货公司经营整体向好
去年12月份全行业净利近6亿元
随着期货业业务的多元化,期货公司的经营情况也逐步向好,以上市券商系期货公司为例,去年整体业绩表现相对出色。相关统计显示,从已公布的19份券商年报可以看到,去年19家券商系期货公司净利润总额达27.5亿元,与2016年中期协公布的业绩数据相比增长10%。中信期货、国泰君安期货、海通期货、银河期货、华泰期货5家净利润达到2亿元以上,其中,中信期货净利润为4.1亿元,跨过4亿元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