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美市场大跌给A股带来的负面情绪正在减弱,但尚未完全平复。
7日,亚太市场普遍冲高回落。A股市场则三大股指出现分化,上证指数、深证成指高开低走,创业板指则探底回升,收涨超过1%。
影响市场涨跌的因素有许多,近期A股行情可以说是“有一种下跌,叫别的市场都跌了”。反观经济基本面、上市公司业绩,以及资金面数据,都不能为这种下跌提供依据。
市场资深人士,券商、基金、上市公司等市场参与主体人士,以及业内专家,对A股市场近期“恐慌式下跌”的行情进行了会诊。以下就是他们会诊报告的精髓:
这一切真有想象得那么糟吗?
并!没!有!啊!
一位市场资深人士,以及从业人士、专家是这么看的:
2018年我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工业企业盈利持续改善的趋势仍将持续,A股市场基本面中期向好的基础仍未改变。公司业绩预告下降预期是市场下跌主因的观点并不能获得数据支撑。
过去一段时间,资金从较高估的美国市场持续流出增配新兴市场。美股调整对A股短期内有一定情绪影响,但中长期A股优质权益资产相对美股仍然有明显的投资优势。
近期A股市场下跌整体幅度不会太大,也不会受到国际市场持续性影响,投资者应当理性看待。如果美股继续下跌,反而会增加新兴市场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利好A股和港股。
市场去年以来出现“二八现象”,其中重要原因,在于受资金面、政策面等多维度引导,市场投资风格转向白马股和蓝筹股,价值投资逐渐成为主基调。
当前美国经济和金融的基本面今非昔比,美国股市近期下跌也是加速上涨之后发生的调整,既不存在股灾,更不存在新一轮的金融危机。
市场资深人士:
从上周五开始,市场运行的震动比较大,本周反应也比较剧烈。同期美股持续下跌,欧洲市场,包括英、法、德、意等国都在持续下跌。这种背景下,更应当科学理性地看待市场,把握正确的方向,各类市场主体也应理性发声,向市场传递正能量。
近一个月里,舆论非常关注资本市场。尤其近期,A股市场上投资者普遍比较焦急,乐视复牌连续跌停,前段时间刘姝威针对宝能的发声,也都给市场带来了较大扰动。另一方面,在年报信息预报制度下,上市公司要按时在1月完成披露。有些公司有“丑媳妇怕见公婆”的心理,业绩不好的企业往往披露都比较晚,有的甚至到1月31日才披露,ST海润、保千里(600074,股吧)、獐子岛(002069,股吧)之类的公司集中披露,负面信息比较多,比较集中。对于一些专家学者的发声,市场各方争论也很大。
资本市场是个信息市场,市场下跌的情况下,信息也成为各参与方博弈的重要因素。有些人高兴就会有人极端不高兴,是因为有不同的利益在里面博弈。
境内外市场往往具有一定的联动性,但是当前我国市场在杠杆水平、估值水平,上市公司市净率、市盈率,以及实体经济基本面等方面都是健康稳健的,“三去一降一补”,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下,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着很好的机遇期,对这些市场也应当理性、客观地看待。
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言,舆论场的健康也至关重要,在市场信心面临外部市场扰动的情况下,尤其应当全面、理性、客观地看待资本市场运行的环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特殊市况下,各方应当共同维护市场稳健运行。
华夏基金投资研究部
总监林晶: